第一百五十八章 爹,您想造反?可我的本钱还不够啊!(第2/4页)

他现在可是两广最大的军阀了!

光是他自己直属的兵马就有一万六千,如果再吞了孔四贞的军队,那就有两万以上的兵力了,比尚可喜的人都多!

孔四贞听见王辅臣要对孙延龄下手,连忙开口阻止道:“不要!千万不要……”

“不要?”王辅臣呵呵一笑,“贞妹子,你是怕孙额驸兵败后去找吴三桂搬救兵吧?要不……咱俩也和西王爷联络一下?”

“什么?”孔四贞大吃一惊,瞪着一对挺大的眼眸看着王辅臣,“你,你要投靠吴三桂?吴三桂的嫡孙可是被你的儿子给逼死的!”

说着话,她又扭头看着了眼脸色阴沉的王忠孝,“世凯,你说呢?”

王辅臣不等他儿子开口,就笑着道:“世凯,西王爷不是不讲理的……你逼死吴世霖那是逼不得已,你要不干这事儿,吴世霖也是死路一条。”

你个不孝之爹!想坑我?没门!

王忠孝冷笑道:“父亲大人,您可是真糊涂啊!”

“我怎么糊涂了?”王辅臣有点不高兴,“老二,当今大势,你还不明白吗?西王这一反已然成了气候!”

“父亲大人你说得没错,”王忠孝点点头,“吴三桂的确成了气候……但是大清一时半会儿也完不了。吴三桂再能耐,也不如朱洪武吧?康熙皇帝再不中用,也比元顺帝强一点吧?

这大清朝廷再不像样,那也比元末那个乱成一团的朝廷要强多了吧?以朱洪武的能耐,以元廷的混乱,从攻占集庆路到攻取大都,也花了十几年呢!现在吴三桂多大年纪?还有十几年吗?吴三桂要是没了……谁能即位接班?会不会有兄弟相残的事儿?咱们现在就去投靠,是不是早了一点?

另外,咱们现在本钱够吗?吴三桂现在正在风口上……都快被吹上天了,咱们投靠他,又能投出什么好价钱?”

“我,我有一万六千兵马!”王辅臣又瞄了眼孔四贞,笑道,“你贞姑姑手下还有几千精兵呢!难道咱们还不能谋个定、平、续三藩的地位吗?以后你吉庆兄弟就当广西王,你大哥当广东王,你当潮州王……这安排得不错吧?”

安排得是不错……都把平南王府和续顺公府给安排没了,也没有广西将军孙延龄了!

而且更不错的是,王忠孝忙活半天就一个潮州王?

根据他原本的计划,如果在广东造反,王辅臣可以当个“天王”,而他自己是要当“上帝”的!现在就一潮州王?这怎么能行?

可是王忠孝现在也没足够的本钱去当“上帝”……他才到广东,还没有把广东的天地会、维新学堂、精武学堂等力量整合起来、发展起来,也还没有把粤海关支楞起来,更没把广东大量的地方政权掌握到手里,当然也没开始在广东新军里面开展均田运动。

没有给广东新军均田,那广东新军就不是天地会的武装,而是大清和王辅臣共有的武装。

现在就扯旗反清……时机不成熟啊!

想到这里,他就给“朱三太子的把兄弟”姚启圣递了个眼色:“熙止,你一定已经把两广各个山头的实力都摸清楚了吧?说来听听吧……咱们现在有跟着吴三桂造反的本钱吗?”

“回少东家的话,咱们的本钱还不大够啊……”

姚启圣居然没觉得这个话题有什么不妥,真的开始分析起来了!

现在和大观镇之战前已经是两个时代了……至少在广东、广西,时代已经变了!

反清复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

所以姚启圣这号大师爷自然也该替自己的东翁好好参谋一下,是马上就反清,还是再等等看?

“东翁,少东家,”姚启圣说,“现在孙延龄那头有将近一万精兵,如果再加上祖泽清的高雷廉镇和高州水师营,那可就有一万三千以上的精锐了!

平南王府也十五个佐领的精兵,还节制广东左翼、右翼、顺德、韶州、碣石等五个总兵,手头的实际兵力估计超过了一万五千!

而即将赴任的朱国治、李烂、陈世凯三人合计也将控制八千绿营兵。

另外,续顺公府有五个佐领,一千精兵,潮镇总兵刘进忠有两千额兵,那个已故的饶平总兵吴六一的几个儿子手头还有一千五百人(一个协),广东水师镇规模庞大,有额兵六千,琼州镇有兵两千……再加上其他一些“协”和守城营、水师营等杂七杂八的部队,大约也能有个小两万。

也就是说,现在两广各地的藩军、绿营兵的总数约在八万左右,而东翁可以控制的兵力,只有一万六到两万,只占两广总兵力的两成到两成半。”

王忠孝马上接着姚启圣的话说:“父亲大人,听到了没?咱们的兵力只占两广各军总兵力的两成!”王忠孝道,“而且绿营新军还以新兵居多,又初来广东,人生地不熟的,能有多少人死心塌地跟着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