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新的敌人,新的世凯(第2/3页)

“这敢情好啊,就不知道老王家这次准备招多少人了?”

“那多了去了……你还不知道吧?王大公子、王二公子已经买下了六个广东、广西的候补知府和十二个候补知县……再加上王大公子自己的陕西候补知府,王二公子自己的粤海关道……那得带多少人去上任啊!”

“六个知府、十二个知县……这是真的吗?广东、广西有那么多缺空出来吗?”

“当然是真的……王大老爷可是两广总督,现在两广又是和吴三桂打仗的前线,要空点缺出来还不容易?只要让在职的官员去军前效力不就行了?这军前……多危险啊!”

“您老高啊!这主意都想得出来?王大老爷不请你当师爷,那损失可大了。”

“嘿嘿嘿……”

……

“……诸位都是天地会的兄弟!等到了两广,我和我爹一定会让你们补上官缺的……不过丑话我要说在前头,你们是天地会的官儿,不是满清朝廷的官,更不是吴三桂的官!牢牢记着,好好守着天地会的规矩,这两广以后就是咱们的天下了!”

在海淀王家庄的后花园里面,王忠孝正在给几个即将去两广做官的天地会门徒做动员。

这些几个门徒大多都是王忠孝的心腹,于师爷、王士元、王雷勇、王全、王安都等人都在其中!

这几位听见王忠孝的话,一个个眼眸子里面都在放光啊!

他们要的不是大清的官,而是要当王家天下的开国功臣!

另外,郭金宝、张小包、李辅汉、周昌他们几个,也抓住这次机会,全都买到了候补县。连张小包的父亲张忠清也架不住儿子的生拉硬拽,也买了个候补知府,准备去广东上任了……当然了,这几位现在还不知道王辅臣、王忠孝、王吉贞他们爷仨的心思。

他们是属于被裹挟去广东的……

王忠孝这次当然是大大破费了,为了这十几个缺,几乎把从尚可喜、耿精忠、吴应熊那里坑来的银子花出去一半了——康熙皇帝心黑啊!开出来的“官价”可都不便宜。

一个候补县丞就敢要一千五百两!

一个候补知县翻三倍,就是四千五百两!

一个候补知府要价一万三千两!

而各省盐运使和津海关道这样的肥缺,开价都在十万两之上!

而其中的津海关道就以十二万两的天价被杨起隆一举拿下!

这个津海关道听上去和王忠孝的粤海关道差不多,但实际上却差远了……粤海关道主要是对西洋、南洋的买卖,如果可以拿出来卖,一百万两都不亏!

而津海关道主要是对朝鲜、日本的,这两国都闭关锁国,要和他们进行贸易,还得自办船队,出海去做买卖。所以这个津海关道,实际上是一家“特许贸易公司”,和粤海关道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也就是背后站着裕王福全,身边还站着延平王府咨议参军陈永华,手头还有一帮“漕帮兄弟”的杨起隆才吃得下来。

所以他是这个津海关道的唯一买家,之所以出到十二万两,完全是为了讨康熙皇帝的欢心——这个杨起隆又是送女人,又是送银子的,现在已经是简在帝心了!

而且除了卖出天价的盐运使和津海关道,其它的缺还都不是实缺,而是候补的缺。

至于能不能补上,那就得看那些买了缺的官到了地方上怎么走通地方督抚的门路了——因为这次大卖官,到地方上去候补的官员数量一定会大增,想要补缺恐怕就更困难了。

另外,这些拿出来卖的候补县丞、候补知县、候补知府都不是什么好地方的,主要是陕甘、湖广、两广的候补……无他,靠近前线,不知道什么时候那里就姓吴了!

到时候就没法卖了……现在云贵川三省的官就没法卖了,多可惜啊!

但即便如此,小麻子皇帝拿出来的不到五百个候补官,还是被一抢而光!

没办法,想这些官的人太多了,不仅杨起隆这样的土豪想要个官儿,连贾汉复家的四个儿子也一人得了一个广东候补县——要没这个候补县,他们可就得入营当兵,准备上战场去和吴三桂的人拼命了!

对于那些手里头有钱,家里头又有不成器而且还怕死的孩子的旗人权贵和大包衣来说,给儿子们买个候补官,就能名正言顺让他们远离战场,远离三桂,实在是太划算了。

此外,还有些和老王家的情况差不多的主儿,也把这次的朝廷大卖官爵当成了机会!

定南格格府和平南王府都有奴才买到了两广的官缺……

此时此刻,在王家庄外的官道上,正有十来个身穿行褂的骑士,沿着官道徐徐而行。为首的三人之中,有一个就是和王忠孝因为争夺“吴世璠”争锋吃醋的李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