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社死患者058(第4/5页)

高万杰和文朝就不用说了,即便是聪慧如张如翰,和杨衍文口中的白芥穗比也相距甚远。

张如翰很想说那只是她小时候,杨衍文已经十多二十年没见过白芥穗了,怎么知道她现在还和小时候一样有天分呢,也许她已经趋于普通了,在医科大读书的时候她就是众所周知的平平无奇。

但这些话他不能说出来,他说了杨衍文肯定会对他失望。

另外他也舍得丢开白芥穗整理的笔记,他非常想把里面的内容看完。

他默默接受了杨衍文对他的批评,之后终于得空可以继续接着看笔记了。

他们这边的动静很快就吸引了会场其他的中医老师。

一方面杨衍文本身就块招牌,现场有他不少都是他的老朋友,见他来了自然要来跟他打招呼。

“杨老你们这是在看什么?”

杨衍文热情的介绍:“这是我一位老朋友的徒弟,她整理的她师父的笔记,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今天便宜你们了,出版前先让你们看了。”

“小姑娘有点面生,是哪位老大夫刚收的小徒弟?”

杨衍文:“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听说过,周钰良周大夫,他就是周大夫的徒弟。”

现场的中医大夫面面相觑,都在看对方认不认识。

周钰良没有固定的坐诊医馆,也没有用心去结交同行,他独来独行踪不定,不恋名气与荣誉,行业里大多数人不认识他也正常。

杨衍文介绍说:“周钰良大夫自在惯了,喜欢不受拘束的生活,这些年都在外游历,所以大家没听说过他的名号,但我敢拍胸脯保证,周大夫绝对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中医大师。”

尽管杨衍文把周钰良夸的数一数二,但听上去更像是场面话,在现场的中医大夫眼里,周钰良和赤脚医生没多大区别。

杨衍文:“周大夫在外游历没积累出名声,但是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他的毕生心血都汇聚在了他徒弟编写的这书里。”

其他的中医大夫都听出了杨衍文的潜台词,他这是想帮自己老朋友的新书宣传宣传,毕竟没有名气的人书不好出。

反正都是举手之劳,大家也愿意卖杨衍文一个面子。

白芥穗用普通A4纸打印的,简陋的装订拿在手里谈不上任何质感,只能说能看。

因为期待值不高,现场的中医大夫对装订都没有太大要求,想着随便翻翻看。

看了数行之后,他们的表情竟然如出一辙的发生了变化。

从刚刚的漫不经心变成了专注认真。

看着看着,中医协会的黄副会长突然有些激动的说道。

“这个病例我有点印象,有一年和家人去南边旅游,就住在当地的人家里面,当时我听那家人聊过,说多年前他们这里来过一个老中医,把他们家老太太风湿变形的骨头都治好了,老太太以前拍的照片,脊椎变形背都鼓起来,人也站不直,我见到老太太的时候,老太太背板板正正的,不是亲眼所见根本没办法相信,一个风湿致使脊椎严重变形的病例居然能够治好。

“我让他们给我看了那个老中医留下的药方和治疗方法,不过因为年限时隔太久,也由于他家人保存不当,老中医留下的纸条被老鼠啃食了好几处,药方残缺不齐全,我还以为会抱憾终身,没想到今天竟然有机会看到完整版的。”

“哪个,我看看。”其他的中医大夫抢着去看。

这时另外一个中医大夫也说:“我也看到一个眼熟的,这个治疗眼疾的方子,我在一个私人诊所看到过,听诊所里大夫说这是一个四处游历的老中医教给他的方子,他凭借着这个方子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专业眼疾大夫。”

目前出现两个案例,都和游历的老中医有关,黄副会长不禁在想,难道这个老中医就是杨老口中的周大夫吗?

黄副会长觉得这是极有可能的,即便不是同一个人,这本医书的质量毋庸置疑。

他已经迫不及待等着这么好的医书出版问世了。

“周大夫的书什么时候出?”

“一共有几本,我看这样子是没出完吧。”

“今天就带了这一本吗,还有没有其他的?”

中医大夫们你一言我一语,激动又着急的询问杨衍文。

杨衍文:“你们问我我也回答不出来,这就要问周大夫的徒弟了,周大夫的笔记都是她在整理。”

“都是小姑娘一个人整理的?没有别人帮忙?”御医传人唐庆惊讶的问道,这医书的编撰水平远超了她的年纪了。

杨衍文与有荣焉的说:“周大夫就这一个徒弟,除了她,还有谁有机会接触到周大夫的治疗笔记?”

“小姑娘年纪轻轻就有当前的水平,不禁让我不愧不如,果然长江后浪推前浪,还没请教小姑娘的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