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怎么了,你想抢人啊!(第6/7页)

也是,这房间,谁看了会不迷糊!

等许副局长再次走到水琅面前的时候,水琅发觉这人的眼睛像是刚才从东边房间摘了两个电灯泡装上,亮得吓人。

“小姑娘,你有才啊!你是真有才!怪不得名声响亮地都传到房产局去了,这次我们得好好谢谢复茂路街道居委,发现这样的人才,一定能对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大有帮助!”

水琅避开眼神,亮得实在刺眼,看到大丫二丫倒了茶,“许副局长,各位领导,石副厂长,汪小姐,舅妈,你们先坐,吃茶。”

刚才说着不能收居民一针一线,出来之前也刚在会议上说绝对不能在居民家里喝一口水的许副局长,第一个坐下,接过水琅手里的茶杯,不怕烫喝了一大口。

舅妈追着许副局长问:“局长,你刚才说小姑娘能对你们接下来的工作大有帮助,是不是要把我们小姑娘弄去房管局上班呀?”

这一句话,直接把许副局长恍惚的脑袋彻底唤醒了,讲话不再是不经思考了,“房管局上班,哪能这么容易。”

“啥?”舅妈立马撇嘴嫌弃,“那你说啥大有帮助,还激动成这个样子,我还以为发现了人才,要把人安排到房管局上班。”

“当然,如果有工作需要,也不是不可能,现在政策还没下来,要等。”

许副局长心里很清楚接下来有什么政策,小姑娘实在有能力,他确实心动,没有把话说死了。

梧桐里属于复茂区房屋较好的里弄,煤气马桶一应俱全,私人加公共面积合算起来,每个人的平均面积能够达到10到15个平方,这是能让大多数沪城居民羡慕到眼睛红得滴血的面积。

沪城平均人员面积是在4个平方,两个人婚房在10个平房,其他里弄居住困难户,特困难户,大约在2到2.5个平方,大多都是在3个平方以下,一家三代甚至四代挤在一间房间里面,七八口子男女同住,晚上就睡在箱子上,阳台里,过道里,甚至睡在厨房台上面,灶台底下……拥挤不堪,生活就像是蜷缩在螺丝壳子里。

水琅设计出来的房子,能让梧桐里的人都羡慕成这个样子,如果把这样的人才推荐到局里,放到其他里弄发挥,再加上接下来的接二连三的房屋改革发展政策,只要能做出漂亮的成绩,那他的利益应当一样少不了。

但最好是能两全其美,他想要的一样都不会少,那样更好!

“啥政策?”石副厂长看着屋里还在参观的几名干部,“你们今天这么多人,不会只是来看改造装修的吧?”

“不是,今天主要是来重新再普查登记一遍房子,顺道过来看看改造出名的房间。”

许副局长喊出干部,“正好,把6幢楼的居民,再重新登记一遍,档案不清楚的,再问问清楚。”

水琅看着房产局的动静,心里有所猜测,但不确定,静静观察着,等大姐与舅妈回答完之后,才道:“不会是要我们搬家吧?”

“你们不是,其他家不一定。”许副局长很喜欢与水琅对话,可惜小姑娘没工作,这家也没啥钱,要是有块罗马表,再拿个能过关的数字,那就再好不过了。

“其他家不一定?”汪绣叫出来,“做啥?你们究竟是在做啥工作?”

“做啥是国家私密,能随便告诉你吗?”许副局长将耳朵上的香烟拿下,点了抽上,“反正跟你们这类人是没关系的,就算要搬家,政府也会给你们安排得妥妥当当。”

汪绣知道轻重,没有再继续问,虽然她很想说,一天天变个没完。

水琅听了却心跳加速,汪绣这类人就是标准的根正苗红,既然跟他们这类人没关系,那就是跟根正苗红相反的人有关系了!

果然,她没有猜错。

即便要到1979年国家才正式返还财产,但既然79年能够准时发放到大部人手里,那么在此之前,准备工程一定浩大。

全国性的返还,起码得提前一两年,1976年重大事件太多,只可能是个伊始,但真正开始一定是1977年。

她算准了!

赶在小三渣父他们行动之前回来,要是晚回来一年,中间不知道会牵扯多少人进来,难度也就不知道加大多少倍了。

“水琅同志,没想到房产局那边也看中了你的才能。”石副厂长突然吱声,话音里已经没了之前的肯定,反而能听出有一丝着急,“但我觉得你来我们家具厂,才能发挥出你真正的才能,去到房管局,不知道哪天才能用上你。”

“啥!”许副局长一惊,“怎么了,你想抢人啊!”

“我今天本来就是来跟水琅同志谈工资待遇的,是你们突然来了才打断。”石副厂长看着水琅,“你要是去了家具厂,想用多少木头就用多少木头,想设计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除了固定工资,肯定拿不完的奖金,我们家具一厂距离梧桐里又近,骑车子五分钟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