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5/6页)

与此同时,还有更多车朝小镇开过来,当晚小镇的旅店全都爆了。

等隔天一早,天蒙蒙亮时医馆外面就排满了人,人一多,声音再小都有些嘈杂,周围邻居们推开门窗看着黑压压的人头,有些无奈,“才五点啊,咋就怎么多人了?就不能晚一点再来吗?吵得都睡不着觉了。”

“晚点过来估计得等到下午才能看病,大家肯定能早来就早点来吧。”巷子里住的大多数都是老人,都非常浅眠,被吵醒后都睡不着了。

王爷爷翻身起床出去看了看,然后回到院子里:“还好我们治病那会儿没啥人,要不然得排哭。”

王婆婆也庆幸,“白家医馆的名头是真的打出去了。”

“老白这下肯定能瞑目了。”

王爷嗯了一声,望着灰扑扑的天空,“早上炸油条吃吧。”

王婆婆穿好围裙进厨房去和面:“行啊,我多炸油几根给白苏送去,她估计都没时间去买早饭。”

等白苏七点多练完八段锦、吞吐纳气后,就收到了王婆婆的爱心投喂,一篮子油条和一盆豆浆,香得很。

王婆婆手艺很好,做的油条色泽金黄,吃着还外酥里嫩,白苏很是喜欢,陪着豆浆吃饱喝足,然后去将药方补一补就打开医馆的门。

医馆门一开,外面站着得二三百人都开始往里挤:“白医生,我们是来买膏药的。”

“听说你明天休息,我们四点半就出门了,五点就到这里排队了,还好排在了前面。”

白苏没想到这么多人,脑袋嗡嗡地疼:“你们也太早了。”

“我们怕来晚了就买不到了。”

“对啊,来晚了都排到巷子口去了。”

“以后不用这么早过来排队了。”白苏将昨晚从檀越那儿拿到的挂号小程序链接贴在了墙上,“我搞了个挂号程序,你们以后买膏药或是把脉看诊直接挂号就行,按挂号顺序到点过来就行。”

“这么先进啦?”会玩手机的人纷纷拿出手机打开程序,一点开程序就看到了非常漂亮的水墨山水画,水墨晕染开后慢慢变成了白氏医馆四个大字。

进去后便看到水墨分的功能界面,大家直接点进预约挂号,里面分为看诊预约、针灸预约以及膏药预约。

看诊预约目前只有白苏一个人的号,一天只有一百号,上午五十,下午五十,可以提前三天挂号。

预约针灸是方便看过诊且每天需要针灸的人过来,固定在某个时段一起来,病人不用单独排队等待,她也刚好可以一次性针灸。

预约药膏也是需要看过诊的人才能预约,一人限购三贴,一个身份信息三天内只能买一次,一天限量三百贴,并且固定在某个时间段一次性取走,以免何信程冬冬一会儿要抓药一会儿又要帮人贴膏药。

预约挂号费都是10元,价格不贵,需要的人都能接受,那种只是想找白苏把个平安脉、小风寒的大爷大妈们也会稍微克制一点。

“这样也挺好,在预约的时间段过来,不用一直守在这里排队。”

“而且手机里就能提醒你前面还有多少位,这样我们出去买点东西也不会慌张了。”

“我爱预约,再也不用天不亮就起床了!”

“但是数量好少啊,约不上怎么办?”

白苏算过,每天卖出去的止疼贴也就三四百贴,其中还包括第一次过来的看诊的人,所以其实完全够了,网上预约不上就来医馆,不过她没有告诉大家,免得大家都有用而来。

有人当即想预约中秋后过来取膏药,但发现根本点不进去,“小白医生,怎么打不开?”

“明天晚上八点才可以。”白苏知道很多人还不知道,所以等大家互相传播一下再开启挂号模式。

大家都默默将这个小程序收藏保存起来,“白医生,有没有快递服务啊,我们外地过来买药比较麻烦,如果可以在线取药就更好了。”

白苏说抱歉:“不会有的,因为我需要把脉后根据脉象来调整用药。”

也有人说:“可是有些地方都可以网上买药。”

另外有人说道:“我觉得没有摸到脉象就给你开药其实有点不负责任,中医就讲究望闻问切,而切脉又是最重要一环,省略后效果能好吗?”

“没错,我还是更愿意亲自来找白医生看诊,至少知道身体好没有好,需不需要调理用药,盲开药吃坏了还说不清楚。”

白苏也确实有这方面的顾虑,而且快递路上药材出现什么问题也无法保证,所以没有让做这个功能。

此刻的白苏不知道,她因为这份机警,倒是让她避开了一个陷阱,“大家依次进来吧,我给大家看诊。”

挤在前面的都是小镇里的老太太老大爷,都是买止疼的或是针灸的,等他们离开后谭云袖牵着女儿走了进来,很激动地告诉她女儿的情况:“白医生,我又来了,昨天针灸离开后,她就安安静静的睡了一觉,一直没喊疼,不过晚上又疼了,但没疼得那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