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维护(第5/5页)

可即使御史台存在感这么强,也很少有官员被御史台这样集火猛攻。

顾璋可谓独树一帜。

还是个才得状元的翰林小官,就吸引了堪比朝中一二品大臣的火力。

要知道只有喷那些地位高、根基深的大官时,御史台才会群起而攻之,以提高威慑力,将压力给到皇上和该官员,让皇上重视起来,务必严肃查证处理!

要让人知道,即使你再高的地位,再深的根基,也不能恣意妄为。

皇上其实心胸十分宽广,就像是他的名字一样,旷野一样辽阔,从前即使被喷得没法按照自己的心意多在围场玩几天,被迫收回了旨意,也没有真的去发落和针对哪位御史大夫。

也正因为他这份心胸,才让御史台的官员,敢说、敢言、敢谏,否则即使有“不以言获罪”的规矩,皇上不满,小绊子一使,断了人升迁的路,任谁也不敢像如今这般大胆。

但这回看到龙案上全是参他钦点的顾小状元的折子,皇上是真的恼了。

他的小状元招谁惹谁了?

美食节分明是他自己想去的,竟然也怪罪到他的小状元头上?

隔三岔五入宫也是来汇报户部那边进度的,即使来蹭饭,他也是乐意的,怎么就谄媚逢迎,巧言令色,阿谀奉承了?

瑶光不气他就是好的,从未阿谀谄媚过!

还有头前那些事,竟然也都被一股脑都变成了参人的罪名。

想到顾璋说过的那些话,明盛帝气得冷哼一声,把他听闻顾璋说法后,就命大理寺整理的京城及附近案件、治安情况的折子拿出来。

他还将京城的各种数据、宁都税收提高的情况都在早朝上公之于众,而后便将怒斥了御史台参顾璋的御史大夫们一顿,说分明是他自己想去的美食节的,难道他这个做皇帝的,要在皇宫中坐牢才行吗?说顾璋做的分明桩桩件件皆是功绩,身为御史台言官却只看表面,不及里层,还没个十六岁的少年看得明白……

御史参人折子上的每句话,都能成为明盛帝斥责的点,他把御史台上上下下训了个没脸。

御史台:“……”

他们难道不是一直这样吗?

只要不符合德行,或者察觉到某官员可能有问题,就直接上折子参人,若冤枉了,就让人写折子为自己辩解。

要是桩桩件件全都查实查清,他们还做什么言官,直接变身包公当大理寺卿好了!

他们是言官,不是探案的啊!

从前怎么不见皇上您发这么大的火?

御史台的官员被劈头盖脸训斥了一通,这回是真想通了!

日后顾璋只要不做践踏律法,杀人放火这样的事情,即使把天捅了个窟窿,那也是万万参不得的!

即使喷皇上,也比喷那小子强!

顾璋平日里是不需要上早朝的,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事情都已经结束了。

他其实心中有些感动,不过面上还是嬉皮笑脸对和他提起此事的燕先竹道:“没想到皇上还真挺信守承诺,我还以为他答应护着我是玩笑话呢。”

毕竟连皇上本人都被喷得改了主意。

燕先竹:“……”

他怎么觉得,这小子还真有点御史口中巧言魅君的潜质?

***

翻过年去。

开春后不久,顾璋和户部官员们,就将所有关于新账法的规则,以及推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方法全部商讨确定下来。

这天注定是个让满朝文武都铭记的日子。

许多官员对顾璋的印象,都是好说话又总笑眯眯的,总之是个聪慧至极,却又爱吃爱玩爱享乐的小少年。

甚至偶然会因为太过活泼,太过与众不同的跳脱,忘了他的聪慧和敏锐。

但这天,伴随着小太监的高呼声:“宣翰林修撰顾璋觐见”

视线中,身着庄重深色的官服顾璋,领着一众官员,向金銮大殿正前方走来。

少年身形挺拔,眼神异常认真严肃,周身所携威严肃穆的气势,与过于年轻的面容,形成了一股迫人的割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