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第3/4页)

果不其然,在不久后,皇帝就甚少过去主动给太皇太妃请安了,即便请安,也是携带着其他兄弟姐妹前去的,压根没有给太皇太妃培养感情的机会,久而久之,太皇太妃的处境竟和那些太妃们的处境相差不大了。

原本在康熙四年时,康熙就得成婚了,但是有李沐的告诫在先,在加上生母皇太妃的离世,康熙将婚事往后推,打算再过二年便成婚。

哪怕如今的四大辅臣各自离心,还有些妄想独掌大权,让君权旁落,有李沐的辅佐,皇帝始终都心态稳定,等到康熙七年时,李沐准备给他相看皇后人选。

在康熙四年时本来有资格成为康熙皇后的赫舍里氏,因为其祖父索尼的离世,赫舍里一族没了四大辅臣之首,便没了为后族的资格,但为了安抚赫舍里氏一族,康熙将其家族女儿赫舍里氏纳进宫为妃。

因此选为后的是原先跟鳌拜不清不楚的四大辅臣之一的遏必隆的亲女钮祜禄氏,李沐选定她为后并非是随心而定,而是在原身记忆中,这钮祜禄氏很懂世事变化,她应该明白皇家选她为后的意义,不光是因为她身份符合为后,还有让她将钮祜禄一族、将她阿玛劝回初心的意思。

帝后成婚后,皇后果然很明白李沐和皇帝的意思,让她阿玛直接跟鳌拜断了关系不再往来,至此,四大辅臣没了一个,又独善其身一个,剩下两个不用管,毕竟一个是鳌拜,另一个是苏克萨哈,前者代表反贼,后者代表墙头草,确实不用多加理会。

在帝后成婚后,已经是康熙八年了,皇帝在这一年里摆平了鳌拜等逆臣,此事解决了,彼时皇帝应该有子嗣了,李沐也不阻止皇帝往后宫里添宫妃了,于是什么马佳氏、乌拉那拉氏、乌雅氏,还有张氏、董氏等等都成为皇帝庶妃。

钮祜禄一族自然盼着皇后生下皇上嫡长子,只是头一个生下阿哥的是庶妃乌拉那拉氏,第二个生下阿哥的是正妃赫舍里氏,此后是生下皇长女的张氏和生下皇次女的董氏,皇后始终都没开怀。

但皇后并不心慌自己没有诞下嫡子,有皇太后为先例,只有嫡妻才能为皇太后,皇帝生母再能耐也只能为皇太妃罢了,在死后也不能追封为皇后。

她是皇后,她怕什么。

怕的应该是那些后宫妃子罢了,她们可是有争皇帝生母的可能,她就算不争也能成为皇太后,当然,她得活到那个年岁才行,不然岂不是便宜了其他后来者。

钮祜禄氏打算学着皇额娘修身养性的功夫,任后宫妃子争,任后宫妃子抢,她能生下嫡子就生,没有机会那就不生。

因此钮祜禄一族见皇后如此,不久后就派来家族贵女进宫为嫔妃,不指望皇后生养了,只要皇后坐稳皇后之位,这其实也是件好事,生子是女人的生死关,若是为了一个阿哥将自己到手的后族身份弄没,对钮祜禄一族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而且自家家族其他贵女又不是不能生养,尽管这很可能让下一代皇帝不从钮祜禄一族里出。

但对于重视名誉的世家来说,皇太后的身份重于一切。

因此哪怕后宫妃子生的生,死的死,皇后都只做好表面功夫就行,后宫一片安定,子嗣没有一个夭折的。

有这个好儿媳在,李沐很是放心的操纵这些阿哥生母。

在李沐的安排下,曾九子夺嫡的阿哥从高到低的年龄排序,中间没有一个夭折的,也没有一个没有夺嫡过的。

有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二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禩,六阿哥胤禟,七阿哥胤俄,八阿哥胤祥,九阿哥胤禵,之后才是那些本该夭折的或是没有夺嫡过的阿哥的出生。

李沐做这些事是没多大用处的,若是说有用处,那便是满足了李沐的强迫症。

这九个阿哥,李沐也想好怎么安排他们的生母了,二阿哥胤礽和七阿哥胤俄生母为贵妃,剩下的阿哥生母都为嫔。

在这之后,这几个阿哥都养在她身下,李沐自觉他们有那么多心思夺嫡,一定是精力太多,便给他们加载了许许多多的功课。

这些阿哥小时候最常做的事情便是眼巴巴看着那些小弟弟和姐妹们在皇玛嬷身边热热闹闹玩乐的模样,他们不明白怎么他们年纪居长就得受这些非寻常人受的苦,就不能像弟弟妹妹们那样整天玩乐。

怨念颇深就导致他们九兄弟无论性情如何,兄弟感情都好极了,但是对他们九兄弟以外的兄弟姐妹就挺别扭的,但那些被放养的兄弟姐妹其实也挺羡慕这九个兄弟能被皇玛嬷管教的。

可没过多久,康熙见皇额娘的教学方法不错,便让自己那些被放养的阿哥格格都一块被严格管制,宫里面一下子多出许多难兄难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