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番外下(第5/6页)

可是就是那样一个风吹日晒,放到大妈堆儿里看不出年龄的女生,在陶竹上小学的时候,她们还做过一段时间的朋友。

同样的出身,不一样的成长经历,造就了她们不一样的人生结果。

她在背后阴阳怪气,或许在同乡长大的陶竹会恨她,但是今天陶竹,不会了。

因为她知道,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没人不希望自己不温婉善良,自信从容,可是她们大山里的女孩子,早早的被压上了生活的重担,在底层漫无目的地厮杀,没有从容的余地。

这不怪她。

公交车调头,在玻璃的另一端,陶竹看到了芽妹儿的奶奶。

芽妹儿很小就没了爷爷,陶竹还记得,芽妹儿的奶奶喜欢灌香肠,还在繁春读书时,每年冬天,她奶奶都会笑眯眯地拿着几串香肠,敲响家里的门。芽妹儿的奶奶不高,只有几串香肠那么高,但是话却很多,她跟奶奶聊很久很久的天,奶奶连饭都顾不上做,把香肠丢给爷爷,要爷爷煮了香肠,凑活吃一顿剩饭。

那时候小陶竹总是在想,芽妹儿奶奶那么小的身体,怎么装得下那么多话呀。

现在,芽妹儿的奶奶也还是一样,笑眯眯的,拉着人在聊天。

只是她的穿着不再合体,一件袖子明显长了很多的浅紫色亮片卫衣,和露着粗糙脚踝的蓝色长裙,跟她聊天的人也不再意犹未尽,而是一脸的不耐烦,只是怕她突然犯病,哄着她,跟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口水话罢了。

如今陶竹见识的多,她一眼就能看出来芽妹儿奶奶身上的衣服,价格不会太高。

走线歪斜,布料薄弱。

联想到陶九在饭桌上说的话,陶竹想到了这身衣服的来历。

芽妹儿大概就是被这样的衣服骗走的。

旁观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是,他们好像都忘了,没人给大山里的女孩子,指点过未来的方向。

有人幸运,如陶竹,有蒋俞白带着她成长。

也有人不幸,如芽妹儿,孤身试错,一错,就是一生。

是芽妹儿不喜欢贵的衣服吗?

是芽妹儿不想在祝福中嫁人吗?

没有人不喜欢更好的生活。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更好的生活。

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每个人身上,都成了一座越不过去的大山。

陶竹打开车窗,听到了芽妹儿奶奶笑着说——

哎呀,我儿子又给我买了肉,都说我不爱吃肉了,他还是要做。还有啊,芽妹儿又给我买衣服了,我都说了不要花钱,她还是要买,亮晶晶的,你看漂亮不漂亮?

好,好。

坐在她对面的人驴唇不对马嘴的糊弄回应。

陶竹鼻子发酸,关上了窗户,不敢再听。

哭过之后人很累,她倚在蒋俞白的肩上,睡了很浅的一觉,同时又做了噩梦。

梦里,她没去北京上学,就在繁春长大,她的户口依然在繁春,没有受到更好的教育,考的分数也不如她那年真实的高考分数,就在省会城市,上了个一本。

芽妹儿上大专。

尽管陶竹读书成绩好一些,可是眼界和芽妹儿差的不多。

在这个梦里,她依然和蒋俞白在一起,芽妹儿说蒋俞白跟她就是玩玩的,她反唇相讥,说你算什么东西,没见过好的吧,嫉妒就直说。

听了这个话,芽妹儿转头就跳崖了。

陶竹猛地惊醒,睁开眼时,整个脑门都是薄薄的冷汗。

蒋俞白感觉肩膀空了一块,侧过头时,看见她小脸煞白,眉头紧锁,看她刚睡醒怔然的样子,他也就明白她的情况了,男人伸过胳膊,把她搂进胸口,低低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做噩梦了?”

陶竹“嗯”了一声,眼神无意识地瞥向他的手机,发现他的手机上正在搜乡村关爱的相关信息。

在事业上,他们彼此分的很开,蒋家的集团下面几万号人要养,除了陶竹需要帮助或者偶然的请况之外,他很少会主动关注她在做的事情。

而他在做的事情,陶竹也很少过问。

但是现在,他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在她动手之前,就已经想要帮她了。

陶竹闭着眼睛,心里流过一片暖意。

在他肩上趴了一会儿,公交车到了小巴车总站,在县城里,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有两班车,分别开向大龙山。

可是他们还是晚了一步,下午的小巴车刚刚发车。

两个人都还有自己的事业要忙,预留给回大龙山看外公外婆的时间并不多,他们没等第二天,而是打车到了租赁公司,临时租了一辆车。

在地图上搜了一下,从繁春到大龙山,不休息不堵车的话,大概要开六个小时,蒋俞白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山路不比平地,蜿蜒盘旋,紧贴着山势起伏,整块整块的大石子和泥洼,驾驶的时候需要非常专注,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