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三合一(第5/7页)

这事儿指定瞒不住康熙,胤礽本想着兄弟们都闹腾完了,他自己一个人去乾清宫请罪领罚就是。

谁知,

屋漏偏逢连夜雨,他们一哄而散没多久,康熙就来了。

而且带着阿喇尼和前来纳贡的李氏朝鲜使臣。

阿喇尼前脚被宣进宫,后脚就听说李朝鲜派遣的使臣到了,于是又临时请旨。康熙对这个曾打算帮助朱家子弟光复大明的弹丸小国嗤之以鼻,李朝鲜在康熙忙于平定三藩之时,对吴三桂、郑家寄予厚望,甚至想联合残明势力里应外合,对清朝展开夹击。直到康熙二十二年□□,李朝鲜这螳臂挡车的北伐梦才破碎。

所以康熙一向认为李朝鲜脑子不大清楚。

但其既是来朝贡,还是捏着鼻子见了。

李氏朝鲜乃是“一年四贡”,无非都是些高丽棉绸布、皮毛、匕首、海带菜,康熙看了眼皮都不眨一下,就外藩属国的贡品而言,他个人较为喜欢琉球和暹罗的贡品,琉球贡硫磺、红铜、白刚锡等矿产极多,暹罗则贡象牙、犀角、沉香、胶皮、大象和孔雀,都是有用又可赏玩的。

李氏朝鲜向来寒酸……罢了罢了。

面无表情接下了那些贡品,听闻使臣恭谨地表示有想参观皇宫的心,康熙正好也想展示一下自己天朝上国的威仪,便亲自带着阿喇尼和朝鲜使臣边走边看,上书房离此地不远,康熙想起李朝孝宗似乎子嗣艰难,不由升起一点炫娃之心。

于是脚下一拐,阿喇尼也介绍道:“此乃诸位皇子读书之处,皇子们自小寅时起身,习经义、练骑射,寒暑无间……”

康熙骄傲地迈着四方步,走上台阶,推开了上书房门。

空荡荡的穿堂风糊上三张懵圈脸。

……

“兔崽子们——”

“这帮兔崽子们都上哪儿去了!!”

#

程婉蕴得知太子被康熙罚了的时候,都过了三四天。

因为这几天太子几乎没回过毓庆宫,她后来才听说,太子和几个阿哥都被关在上书房里抄书呢,足足抄了三天三夜才抄完,程婉蕴听了很吃惊,这回康师傅是气狠了?

她之所以会知道这件事,是因为毓庆宫里进新人了。

今年不是内务府选秀的年份,八旗秀女的选秀也才过了半年,这么紧凑的赐人,是极少见的。而且,这回康熙不仅给毓庆宫再赐了两个格格,一三四五几个年纪较长的阿哥院子里也都一并给了新人。

最奇怪的是,据添金不知从哪儿套近乎得来的小道消息,太子和几个阿哥是因为逃学才被康熙重罚的,阿哥们身边的哈哈珠子都挨了鞭子不说,康熙还曾传口谕要惠荣宜德四妃一并罚半年月俸,被两位贵妃主子劝住了。

最后不知怎么就变成了给太子和几个阿哥们送人。

逃学和给儿子们分配小老婆之间有什么联系么?

程婉蕴百思不得其解。

真龙天子的脑回路她不懂。

那天,康熙怒气冲冲杀到校场捉儿子的时候,胤褆扮成侍卫正在底下跟揆叙摔跤摔得难解难分,几个小的也乔装打扮,趴在围栏上大声助威。

太子、老三老四还搬了桌椅,一边品茶一边观战。

把康熙气得倒仰。

丢人丢到藩属国去的康熙想法似乎很简单,他认为这些毛头小子们精力太旺盛才会干出这种事儿来,既然如此就另找途径给泄泄火。

还有一点就是,大阿哥十七了只有两个女儿;太子十五了连女儿都没有,老三老四老五也到了该知人伦的时候,惠宜荣德四妃其实身边早就放了几个人在眼皮底下预备着,这时候不过提前拿出来罢了。

太子没有额娘替他谋划,之前都是佟佳皇贵妃帮着掌眼,但这段时日佟佳皇贵妃身子越发不好了,正好僖嫔来乾清宫请安,康熙便让她帮着挑了人。

僖嫔从自己身边的宫女里选了两个,一个姓王,一个姓唐。

康熙亲自见了人,年纪约莫十八九岁,身段都已经长开了。

“比太子大了些。”康熙皱眉。

僖嫔亲手奉上冰糖莲子羹,用一句话便打消了康熙的顾虑:“皇上,这女子啊年纪稍大些的更加懂事安分,若有了身子,生得孩子也强健些。”

康熙点头,太子一共就有过四个女人,其中就有两个抱病的,也实在是……僖嫔考虑得很周到。

这事儿定了以后,毓庆宫里顿时暗流涌动。

旨意下来,李氏立刻派人把后殿倒座房收拾了出来,两位新格格分例该有的太监宫女也从内务府送过来了。

正殿动不得,后殿的空屋子不多了,程婉蕴本来以为李氏至少会分一个人到后罩房和她一块儿住的,没想到李氏硬是把两个格格都挤到倒座房里,每人两间屋子起居,院子和茶房都共用。

凌嬷嬷也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