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茶园开采与蟠桃树开花(第2/4页)

在本地喝500块/斤的茶就能喝到雨前、甚至明前特级,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档次足够;至于高端茶,只有少部分口味挑剔的老茶客才会购买,更讲究品质的直接买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名茶。

所以,东岭白茶的高端茶定位有点尴尬,高不成低不就,总体销量一般,只有像凤岭集团这样产量大、W市本地的老牌茶叶品牌会统一包装销售,其它都是三三两两的放在茶室或者自己找相熟的茶客售卖。

茶农觉得不如让头采期的嫩芽再长一长,等到其中一个长成嫩叶,刚好在清明前一起采摘、炒制,能节省不少人力和成本。

当然具体还是要看园长的意思。

叶晗对自己的茶园很有信心,茶树的质量均为上等,不采摘便是浪费,于是笑着道:“先安排头采。”

采茶目前依然是以人工为主,熟练工一天能采摘3-5斤的顶芽、或是30-40斤的芽叶,前者需要十分精细,做到勤采、净采、不漏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①

并且采摘时要提手采,轻采轻放,采到的芽叶要用竹篓和竹筐盛放,防止重力挤压,保证茶叶最好的质量,采摘标准极高。

叶晗与茶农商议之后,准备先请10位采茶经验丰富的茶工进行开园头采;继而再聘请20位、共计30名茶工采摘明前和雨前茶。

她会把价格开得高一点,但采茶的手法一定要标准、熟练,采摘过程足够细致,做到既不漏采又不伤害茶树。

明前茶金贵,采茶通常在上午7-11点,半天的收入可达300多元,雨前茶就变成了200多元;后面的茶叶便采摘得比较随意,有时候忙活一天只有100多。

所以3-4月是茶工们最繁忙、也是收益最高的时候,请熟练工需提前预定。

叶晗给到的价格是400-450元/天,根据不同的采摘数量价格有波动,比市面高出20%以上。

茶农很快便联系到了有十几年经验的熟练工,采茶姿势标准、速度快、效率高,只等着茶园到达开采标准即可采摘。

至于后续操作步骤,茶舍的冯老板说他那里有全套的机器设备,师傅也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可以去他那里。

叶晗也觉得可以,两个地方离得很近,运送非常方便。

虽说她可以布置温室、引进各种设备,但第一次加工各种流程都不熟悉,万一品质达不到预期便是遗憾。

倒不如先熟悉一下流程。

到时候按照市场价格付费即可。

冯老板问了她时间:“你们什么时候开始?”

叶晗想了想:“大约从3月17、18号开始。”

冯老板语气微讶:“你们开采这么早?”

他的茶园大约要3月22-24号开工,一直到4月中旬,清明节前一起采摘,不分头采后采;然后是雨前,大部分采春茶都是这两波。

叶晗笑了笑:“打算先头采。”

冯老板听得都愣了。

还分头采?

不是吧,茶树不是去年11月份才移栽过去么。

经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移栽过去的茶树估计刚适应不久,现在气温刚回暖,能长出多少顶芽和嫩芽?

根据他往年移栽和扦插的经验,花间集的茶树今年的产量一定会有影响,可能只有在龚白那里的三分之二。

30亩的茶园,估计拢共也就产出四五十斤的精品茶,用得着单独找茶工采摘、并进行一系列的加工?

成本实在太高。

他这里60亩的茶园都舍不得,头采茶每斤成本就要好几百,单价至少要卖到1000-1500元以上。

这个价格,很多人根本不会选择东岭白茶这种本地茶。

不过冯老板自然不会说出口。

也许叶园长财大气粗,留下自己喝或者送给亲戚朋友也说不定呢。

将各项事宜一一规划完毕,叶晗灌溉的时候多分了两滴营养液给茶树们,希望它们能努力长出肥壮的芽芽。

到时候可以只采摘顶部和中上部分的嫩芽,留下侧边和下方的继续发育,以免影响它们的成长。

虽然茶树的投资较大,但每年都有不低的产量,不必急于一时。

茶树苗苗‘滋滋’地吸收着水分中的营养液,被移入茶园的它们发现比旁边的成年茶树矮小许多,于是拼命生长,争取变得更加高大。

然而其他茶树亦不甘示弱。

8-10年的茶树正当壮年,吸水能力比茶树苗苗要强太多,生出的枝条可达四五十个,每根枝条都长着十几颗嫩芽,有的甚至高达二十多颗,比其他茶园里的茶树要多一倍。

当然,它们长得也高大得多,将旁边的空隙挤得密不透风,繁茂到自成一个灌木丛,预计等到明年春天就要重新规划密度了。

叶晗将营养液灌溉完毕,临走的时候刚好听到茶树苗苗的对话。

茶树苗苗5号无比委屈:“呜呜,明明我也在努力长大,为什么没有它们高?枝条都快把我挡住了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