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正式开园(第6/7页)

所以,那些精美的照片并不是P的!

这里的景色原本就这么美,值得好好观赏。

花间集的人工湖比起动辄数百公顷的湿地公园来说并不大,船娘的速度放得很慢,在荷塘与王莲之间绕了一大圈之后,摇橹船缓缓停在了湖对岸的码头。

从船上下来,两人都有些意犹未尽。

对面家庭的小孩子更是嚷着要再坐一遍,被家长无奈地抱起来哄。

“我们先去玻璃花房,回来的时候再去水上长廊走一遍。”

“嗯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感觉还有好多景色没有拍到。

若是换成别的地点,错过了也就错过了,没什么可惜的,但是在‘花间集’,她们恨不得将每一个画面都拍下来。

这么美的景色,错过任何一处都将是她们的损失。

路过幽静的竹林,闻着浅淡的竹香,心灵在荷花池的渲染下,再次得到了洗涤。

对于陶晓晴这样的大学生而言,只是觉得心情轻松了一些;但对于那些压力大的上班族而言,无异于一次从头到脚的净化,积攒多年的压力在这里得到了一定的释放。

很奇特的感觉。

身体变得轻盈,头脑变得清晰,困扰内心的俗事在脑海中不断远去,唯余竹林的幽静与细微的沙沙声。

一切的喧嚣在这里停止,连游客的说话声都小了很多,人们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就像进入了一座尘世之外的桃源之中。

……

陶晓晴两人穿过竹林,去往玻璃花房所在地,刚看到的第一眼就被惊住了。

她们印象中的玻璃花房就是用钢化玻璃搭建的、能透出阳光的房屋——而不是像眼前这座堪称梦幻的水晶城堡。

脚边是雾气弥漫的小径,从玻璃花房一直延伸至围栏外,朦朦胧胧,房屋的下方隐匿在层层白雾中,将其衬托得如同仙境。

靠近了看,整座建筑分为上下两层,却浑然一体,看不到丝毫拼接的痕迹,四面通透,彰显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清爽与干净,若不是能看到轮廓,便如同全透明的一般。

日光照在高耸的穹顶上,那一瞬间,玻璃花房像是整个‘活’了起来。

表面的波纹在缓缓流动,光束沿着顶部一点点地倾泻而下,淡淡的金色蔓延开来,流光溢彩,又在角度调整完毕后归于虚无。

“天哪,这是什么……光的折射效应吗?”

两人已经看呆了。

陶晓晴忍不住拍了个视频。

在她眼中,澄净透彻的水晶城堡附近雾气弥漫,透明的墙面如水波般流动,内部的盆栽多种多样,摆放设计颇有意境,引得游客纷纷驻足观赏。

然而视频中的玻璃花房却是完全‘静止’的状态,毫无肉眼看到的波纹与光照变化。

而且玻璃花房的内部构造根本无法还原,无论是立体感还是光影效果都比现场看上去差太多了。

“…为什么会这样?”

陶晓晴接连拍了好几次都是一样的效果,内心颇有些不甘心。

“别试了,用相机也拍不出来。”旁边一个脖子上挂着单反的男生一边调试镜头,一边叹了口气。

他用的是价值大几万的专业相机,却依然无法还原真实的景象。

二维的镜头在构造堪称完美的三维建筑面前,就像一个古老的机器,在层次感、立体感和生动感方面劣势尽显。

陶晓晴翻看自己拍到的照片,若不和眼前的实物相比,单看照片,玻璃花房确实非常漂亮,设计感十足。

是随便一张都能达到惊艳的程度。

想到网络上那些说玻璃花房是假的、P图的传言,陶晓晴实在有些无语。

谁能想到事实恰恰与之相反,照片根本拍不出那种美感,与眼前美轮美奂的建筑相比,那些照片就像是粗制滥造的仿制品一样。

“我们进去吧。”

两人跟随着人流往前走,作为特色景点,这里的人特别多,很多游客在这里打卡拍照。

幸好叶晗早有预料,将旁边芍药园和紫薇园的围墙拆掉,空出很多空间,不然会显得十分拥挤。

移动门上方的电子显示屏显示出当前的游览人数:189/200。

玻璃花房分为上下两层,共600m?的面积,每层100人是智能系统计算出的最适宜的参观人数。

等到人数到达180/200人时,移动门自动开启,游客进入20人后自动闭合,不需要人为干涉。

这样的智能化操作也让不少人感到十分新奇,纷纷拿起手机拍摄。

陶晓晴和唐晶晶是第二波进去的,很多人还在外面拍照,所以她们等待的时间不算长。

两人自发的与前面的游客排成一队,井然有序地进入玻璃花房。

移动门在身后缓缓闭合,两人再次感受到了震撼的场景。

如果说在外面只是觉得建筑唯美大气,雾气缭绕如仙境;那么现在则是真正的置身于梦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