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要想富,先修路(四)(第2/4页)

既然是偷着建的,直接拆除了就好了,居然还要再花几十万两白银来买?!嫌国库里的钱太多吗?

也有人道: “扪心自问,要是仙画没出来前,咱们看到火车冒出白眼朝你驶过来,你会不会觉得惊慌失措以为是怪物?

所以也怪不得那些保守派啊。

他的话立刻遭到了反驳: 如果是仙画没出来前那自然是。但这明明应该和仙画已经播放好几期时来相比。

那时候,也只有村中最愚昧最顽固的老头老太太们还会跪拜烧香。

这些人可都是治理一个国家的肱股之臣,难道要拿他们去和愚昧老人相比才合适?之前说话的人沉默了,无言以对。

汉朝。

汉武帝刘彻冷笑一声:“六十万两白银说给就给,好气魄!”

实则内心气死,连个这么弱鸡的朝廷都这么有钱,乱花乱用,而他要打个匈奴,国库还只能抠抠搜搜的到处找钱。

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

唐朝。

李世民对旁人摇摇头,唏嘘道:“可见当时洋人势大,竟然连一国的朝廷也不放在眼里,毫无威信可言。

这让他觉得极为不适。

其下的贞观众臣们也觉得匪夷所思: 高官重臣居然做出欺瞒之举,可见其混乱。他们觉得不管李鸿章这件事办得好不好,但他能以欺骗的手段对待朝廷和君主,就说明

后者的威

慑力其实已经荡然无存。

此乃绝对的亡国之相。

在吐蕃与天竺的边境,出使天竺的王玄策正好如仙画所说,刚从牢里逃出来,正打算去吐蕃搬救兵。

他看不到仙画。

若是看到了曾纪泽这一段,估计会生出无限同情。

正是因为有了大唐在后面的支持,所以他才敢向吐蕃借了几千兵马就杀回天竺。辱他就等于辱了他代表的大唐!

这口气他可咽不下去!

而各朝代的工匠们,正在手忙眼忙的开始记录蒸汽机的构造。

北宋的沈括看得目不转睛,眼神热烈:原来这火车的头是可以随意更换的,后面的车厢是一节一节的,那岂不是可以想多加就多加?

他“嘶了一声,暗道: “那的确是运输神器。”

他看着车头冒出白色的蒸汽,然后轮子上的连杆结构开始动起来,带动整个轮子转动。这种严丝合缝的机械之美让他心醉神怡。

【当然了,聊到华夏铁路史,不得不说的就是京张铁路,这可是上了历史书的项目。】

【之前说唐胥铁路是英国人设计,但京张铁路是第一条由华夏人自主设计的铁路。大家当然知道,他的名字叫詹天佑。】

【当时,国内的经济与民生,尤其是铁路这种利润大的项目几乎完全被洋人把控。】

知道清廷要建京张铁路,列强们都心动了,纷纷派出了使者和设计师。

当然要选我们英国的方案,之前的吴淞铁路和唐胥铁路可都是由我们来设计的。

“我们德国修建出来的质量肯定是最好的。”

负责的官员们擦了一把冷汗: “诸位大人,朝廷决定这次的修建要用我们自己的人。”

那些洋人们理所当然的点点头:当然,你们华夏人虽然没法成为设计师,但是作为劳工还是很合格的。

官员弱弱的道: ……卑职的意思是这次的设计师朝廷也决定要用我们自己的人。

此言一出,满堂寂静。

【詹天佑是当时清廷的留美学童,成绩非常好,考上了耶鲁,学成归国后进了船政局,也参与了一些项目,算得上是当时华夏铁路领域的第一人。】

【他成为了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

【京张铁路的区域段,高山极多,很多地方山崖陡峭而且人迹罕至,当时又没有隧道技术,所以洋人们等着看笑话呢。】

【但詹天佑楞是给他们上演了一出打脸的爽剧剧情。】

京城某个洋人俱乐部里,一群人正在打斯诺克。

“听说了没?清廷把京张铁路真的交给了一个叫做詹天佑的中国人。”詹天佑,哪来的无名小卒?

也不算无名小卒,之前在南方跟着英国的金达修过几条铁路。

“那也是金达的功劳吧,中国人……”那人意味深长的停了一下,语气带着轻蔑, 头脑简单的劳工比较适合他们。

大家都笑了起来。

我也不信他们能修建成功,那段区域的地势太复杂了。即使是咱们来,也要花个七八年。所以咯,拭目以待吧。

四年后。

同一个俱乐部。

“先生们,京张铁路居然就建成通车了!”那人满是不可思议, “这个中国人是怎么做到的?”绝无可能!那个地方,即使是我们德国人去修,最起码也要六年的时间!有人断然否认。“我骗你干嘛?我都去亲眼见过了,那位詹天佑的确是有几分本事的。”

是的,我也听说了,他做了一个很大胆但是也很特殊的结构,非常的巧妙,非常的有创意。室内一片沉默,大家心情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