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亩产千斤的秘密(八)(第2/3页)

群臣噤声,不敢答话。

这豪强里面,可也有他们背后家族的份。

明朝,朱元璋呆立在了原地。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册封下去的那些藩王,以后居然变成了这样子!

几百万亩地!

他们怎么敢如此大胆!

一股气血往上冲到脑袋,朱元璋眼前一黑,差点摔倒在地,被旁边的大太监和闻讯赶来的马皇后给扶住了。

“快叫御医!”一阵兵荒马乱。

朱元璋虚弱的摆摆手。

不用叫御医,他自己清楚,这是被气的!

一群不孝子孙!

他伤心的对马皇后说:“我分封藩王,难道真的做错了吗?”

他之前过得太苦了,所以想让自己的后代们活得更好一点,可以一辈子都衣食无忧,结果因为这个,居然给大明酿下了祸根。

陛下只是出于长辈对后代的仁爱之心而已。马皇后安慰了几句,不过她忍不住剌了一句,“之前有大臣劝您不要这样做,您不是还将他骂回去了吗?”

朱元璋:……

他幽幽的瞅了一眼老妻,更觉得扎心。

马皇后挑挑眉,不放在心上。她和朱元璋相濡以沫这么多年,向来有什么就说什么。

之前,她问过朱元璋一些关于民生的事情,朱元璋不是很高兴,说这些朝堂之事和她无关。马皇后直接反问,我是一国之母,相当于天下百姓的母亲,过问一下子女的生活过分吗?将朱元璋说得是哑口无言。

她自己一生节俭,听到仙画里的描述别说是朱元璋,连她都要气得要命。

而且,她亲生的儿子就那么三个,大儿子还马上就要死了。皇位可能要落在老四的手里。

马皇后现在心如止水。

【那时候除了藩王,皇帝也没闲着,到处抢

占民田充作自己的皇庄。明神宗的皇庄占田就有二百一十四万亩!】

【以天府之国成都的土地为例,十亩土地里有七亩是藩王的,两亩是军屯用地,只有一亩给农民们分。然后呢,藩王和大户是不承担赋税和徭役的,这些也都压在农民头上。而且明朝还正好遇到了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气候异常,到了后期,粮食产量大减,甚至土地绝收!】②

暴雨倾盆而下,雨幕之中天际线似乎都变得模糊了。

而田中刚被插下的秧苗被雨水冲刷得乱七八糟。农民们穿着蓑衣,脸上现出愁苦之色。

雨不知道下了多少天,河流中的水都开始慢慢的涨了上来。

洪灾来了。

住在低洼处的百姓们不得不拖家带口,来到高处或者是来到有城墙围着的城里面避难。

城门的守卫们不让进,只能在城墙根下席地而睡。

洪灾好不容易走了,农人们回到自己的家中,好不容易将田里的淤泥全部都清理干净,又咬牙买了另一茬青苗种下。

结果,洪水过后往往连着大旱。

太阳就像个火球一样在天幕上挂着,农田里的水逐渐干涸,土地都出现干裂的缝隙,费劲干辛万苦长出来的农作物被生生的晒死在田里。

这时候,庄园上的管家带着奴仆前来收田租。

农民们跪在地上哀求,今年大灾,田租可不可以减免一点,或者是缓一缓。

管家居高临下,鞭子一甩,表示没得谈。

大灾关他们什么事呢?他们只管收税,而主家只管结果。

于是,这些佃农只能成为流民,被迫背井离乡,看看能不能在远方寻找到一线生机。

只留下黄土建造的房屋,孤零的留在了原地。

不管是哪个朝代的百姓,看到这里都不免动容,眼中含泪。

这样的天灾,谁不害怕呢?

若是被他们撞上了,或许也只有这一个同样的结局。

就连帝王们之前的愤怒和情绪也都渐渐的冷却下来,谁都不想自己治下的百姓生活如此凄惨。

但是,后面还有更凄惨的。

【明朝后期的农民有多惨,听过那首《菜人哀》吗?】

【序言

是这样的岁大饥,人自卖身为肉于市日菜人。有赘某家者,其妇忽持钱三千与夫,使速归。已含泪而去,夫迹之,已断手臂,悬市中矣。”菜人,指的不是做菜的人,而是成为菜的人!易子而食,在古代饥荒的时候也是常事。】③

【所以,我才说崇祯自尽只能说是祖上积的德。】

路小柒将《菜人哀》宛如恐怖片一样的内容放在了天幕上。

朱元璋只觉得喉咙涌起腥甜之气,气急之下开始剧烈的咳嗽。

马皇后赶紧抚着他的背,然后就看到他咳出了血丝,倒是真的着急了: “御医呢,御医怎么还没来?”

一阵兵荒马乱。

朱元璋拉着她的手,呜咽呜咽的哭起来:“妹子,我有罪啊!我是天下的罪人啊!”

如果说刚才将藩王和皇室占地只是让他气愤不已的话,现在这首《菜人哀》简直就是击垮朱元璋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