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钞能力(第2/6页)

正所谓上赶着不是买卖,这些专家们太积极,人家小工厂也怀疑啊,专家越是自持身份,普通的小老百姓才越相信他们的技术,太主动,会被怀疑成假专家。

这是个两难的问题,中间需要润滑剂,需要一个中间的桥梁,不能让专家们去吆喝,而是要找一些专门人员去沟通吆喝,协调沟通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专门推广跑业务的人员。

吴渝春:“那照你说怎么办?怎么跑业务?现在我们也找不到人,让我去学着跑业务?”

吴渝春虽然是

个技术研究人员,但他出国游览过人家科技公司后,不再醉心技术研究,反而一心奔向公司运营。

而他顶着那么一张“我是个搞研究”的脸,在公司运营管理上并没有太大的天赋,不如在研究室里埋头搞科研。

苏燕婷:“我看您不适合经营公司。”

吴渝春免不了生气:“我不适合,那谁适合?”

苏燕婷:“能把公司经营好,应该是擅长管理的人才,而不是技术人员。”

吴渝春不悦道:“哪种人是擅长管理的人?”

苏燕婷又随手往后一指:“就他那样的。”

她当然没有厚颜无耻地指自己,她所指的人还是江戎,比起跑业务,江戎当然更擅长管理,实际上,苏燕婷自身也觉得,如果江戎退伍去创业,他肯定也能创建出一番大事业。

大部分企业家,并不是擅长技术的人员,而是擅长管理的和运营的人,例如教师和军官,表面上看起来,一个是教书育人,一个是行军打仗,实际上他们所需要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别的能力,而是管理人的能力。

一个老师要管理数十人乃至上百人的班级,一个连队的连长就要管着上百人,往后更是上千上万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并不一定会是个好老师,一个好老师,一定是个擅长管理,能让人发挥所长,会“笼络”人心的人,这尤其在中小学阶段极为重要,学生喜欢上某个老师的课,信服某个老师,发挥自己所长,成绩自然上去了。

吴渝春瞅了一眼江戎父子:“……我不信。”

他现在开始觉得苏燕婷在驴他。

苏燕婷:“要不去试试?我记得不远有几个集体小厂,江同志你去宣传推广一下公司业务。”

目前这个科技公司是空手创业,连个产品都没有,那就只能卖技术服务了。

江戎面无表情:“……”

原本他们应该买臭豆腐回家,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

小晨晨抱住爸爸,同样也惦记着一件事,那还要不要买臭豆腐?

妈妈总是想一出是一出。

吴渝春骑着单车,跟他们一家三口一同出去跑业务,到了一家集体工厂,苏燕婷抱着小晨晨,吴渝春跟在江戎的背后,接下来的发展,让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巧舌如簧”。

可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个英俊的男人,表面看起来是个沉默寡言的长相,可他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实在有种涤荡人心的力量,情不自禁让人相信他,这或许就是个人魅力?

等从工厂里出来,吴渝春的眼睛已经不能从江戎的身上挪开了。

现在他的眼里都没有给他出主意的苏燕婷,只有眼前的这个男人,他心想,这是个人才!他们科技公司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就在刚才,他们已经跟这家集体工厂确定了技术合作的关系,也就是说,他们科技公司即将赚到第一桶金,其中的具体过程,江戎一下子便规范的井井有条。

原来是应该这么经营公司的么?

吴渝春被江戎的个人魅力所折服,他拉住江戎的手:“以后我们公司,就交给你来经营管理,你当代理人。”

见过这么一个绝佳的对象,吴渝春确定自己不能做到更好,比起经营一家公司,他或许更适合埋头研究技术,既然有了合适的人选,他可以退位让贤。

江戎:“……”

苏燕婷:“……”

总不能让江戎这么一个团级干部直接来经营公司吧。

苏燕婷:“我们帮您去专门寻找几个跑业务的人员,至于公司代理人,另外物色其他的人选吧。”

吴渝春连声问道:“为什么?”

苏燕婷把江戎的身份单位告诉吴渝春,吴渝春就差没建议江戎赶紧退伍转业了,将来的第一代企业家,大多是军转干部。

江戎目前这个情况,自然是不能赶紧退伍转业的。

吴渝春:“那就只好另选贤人。”

吴渝春见到了江戎的表现,着实受到了一些打击,认为自己不太适合管理公司,若是眼下的科技公司能好好维持下去,他去干回老本行也无不可。

苏燕婷和吴渝春商量了一会儿,决定资助他们公司一万块钱,先把公司的牌面,还有技术专家的待遇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