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港城(三合一)(第6/7页)

按照这个模式,刘其玉只要与江启筑签订下合作协议,拿着深市政府给的两块地就能从银行贷到款,再加上卖楼花得来的预售款,所有的房地产投资开发费用自己不掏一分钱,利润别说40%,哪怕是30%,20%都稳赚不赔。

难怪刘其玉拼命拉拢江启筑,哪怕是四六开都愿意,积极主动地想要合作开发深市这个项目,原来是这样。

深市政府觉得并不能变现换成钱的土地,在港城却是能够“生金蛋的鸡”。

江启筑听到这里,不由得感叹:“要说会赚钱,还真是你们港城人脑子灵活。用银行的钱赚钱,自己一分钱成本不出,厉害。”

喻承达性格温和,微微一笑:“生意人嘛,玩的都是钱生钱的游戏。能够从银行贷款的,绝对不会运用自有资金。而且,用土地贷款,将房地产开发和银行捆绑在一起,也能分担风险对不对?”

江启筑与向北忽然觉得眼前打开了一扇新世界大门。

借钱不仅能做成大生意,还能分担风险,难怪港城人喜欢借钱,也愿意借钱给别人。如果按照港城的这个模式,深市搞房地产开发完全可以向国有银行贷款!

两个人对视一眼,眼中都闪着兴奋的光芒——未来我们就这么干!

港商拿着地块红线图从银行按年息七分贷款出来,项目一年之内完工,利润只要超过7%就是稳赚。他们虽然看似投资大,但并没有出什么力气。地是深市政府给的、设计是南风公司做、施工队是深市工程局的人,将来的顾客也有一部分是深市的有钱人。

今天既然来了,那就不妨与对方合作。他们找银行借钱,我们找他们要钱。用他们的话说,既合作共赢又能分担风险。

合作可以,但利润分成得好好谈一谈。

江启筑与向北低声商量:“分成多少合适?四六开肯定是不行,要不三七开?”

向北看着眼前喻承达,这是个与刘其玉明显不同的商人,他有财力雄厚的家族为背景,做生意坦诚而大方,他外貌堂堂正正、眼神清明,是可以结交合作的人。

向北上次就在心里算过一笔帐。

建安投资约四百万,利润三千多万,喻承达的贷款成本最多只有三十万,这期间他除了卖楼花、负责港城的销售之外,根本不需要再做更多的事情。顶破天,对方的成本只有一百万。这么一算,给他利润分成10%,也就是三百万就足够了。

想到这里,向北微笑着对江启筑说:“九一分成吧。”

江启筑吓得一个激灵,我们一分钱不出就要占90%的分成?这也太狠了吧!

他们说话的声音虽然小,但隐约也能听到一些数字。喻承达看江启筑等人还在商量合作细节,笑眯眯站起身:“我和浩南叙叙旧,你们先聊。”

说完,他拉着喻浩南走出四海厅,为江启筑、向北等人留下单独的空间,站在厅外走廊耐心等待。

这种温润有礼的体谅与尊重让陶南风觉得很舒服。

会议厅大门一关,江启筑就笑了起来:“向北啊,向北,你可真是谈判的高手,要价也太狠了一点,咱们一分钱不出,拿利润的90%,那是多少钱?两千多万!”

公司的项目主管李细虎也笑得合不拢嘴:“虽然是狠了点,但我觉得行。港城人有钱是有钱,但也怕钱放在那里生锈。银行巴不得他们贷款,不然那么多存款放在银行还要支付利息,这都是成本。”

向北:“要我说,以后根本不用和港城人合作,我们直接找国家银行贷款。关键是银行现在敢不敢贷,能不能贷。”

江启筑摇摇头:“我们国家现在穷,老百姓手上没几个钱,你找银行贷几万块钱那都是巨款,得层层审批。港城银行只认地块红线图,审批简单,放款量大,这都是优势。暂时我们只能采取与港商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房地产开发,等以后国家有钱了,银行手续简单了,我们就甩开港商自己搞开发。”

向北沉吟半晌,面色有些凝重。

江启筑能够理解向北的心情:“向北你不要心急,做什么事都要一步步来。说不定将来我们深市房地产公司能到港城来盖房子卖,赚港城人的钱;或者我们将来到海外去搞开发,赚外国人的钱!”

向北点点头:“好,听江总的,我们立足特区,将来走向世界!”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响亮的笑声。

陶南风拿出纸笔,将设计概算表格快速列了出来:“我来帮你们算一笔更细的帐,看看10%的利润点对喻承达而言能不能接受。”

建筑安装成本438万元;

道路、绿化、景观成本40万元;

销售、税收、管理成本60万元;

……

零零总总算下来,这笔帐就比向北框算的细致多了。

最后陶南风说:“贷款公关有成本,港城卖楼花有成本,喻承达的公司团队也会来往深市,这些都是喻承达的投入。如果先前江总预期的2600元销售价格定高了,利润也会随之下降,按照10%的利润点核算下来,喻承达可能只能赚到两百万。折腾一年多,港城人只赚两百万,恐怕会觉得不合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