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风雷激荡 第二十四章 髀肉重生(第7/8页)

但是,陈忠拿上来的是一张黄牛角弓梢的硬弓。那是陈忠故意换的吧,他头脑未免太过简单,胆子也太大了点,而且这样的做法根本毫无用处,所以二太子才会骂他是“欺上瞒下”。

但是,二太子是如何知道陈忠换了一张弓的?

二太子只露出一句话,也及时吞了回去,但是也就是这一句话,一下子让他前功尽弃。

我不禁暗自冷笑,也暗叫侥幸。

二太子看着弓,气哼哼地道:“我以前也没见过,可真是这张弓吗?”

陈忠面不改色地道:“回殿下,就是这张。”他是个老实人,没想到说起谎来居然也是驾轻就熟。

卫宗政拿过弓来看了一看,自言自语道:“这等弓是寻常战场上所用……”忽然有人道:“文侯大人到。”

文侯来了!我猛地从地上跳了起来,边上两个衙役如临大敌,钢刀出鞘,架在我脖子上喝道:“不许乱动!”

他们的刀很锋利,架在我脖子上时,我颈后的皮肤也只觉一阵生疼。我只好再跪了下去,不敢乱动,但已看见两边的衙役都一脸惊奇,便是卫宗政也有一点异色。

二太子这么急让三法司审我,已经让他觉得奇怪了吧,再加上文侯突然出现,我只是一个小小的革职下将军,居然会让宗室重臣同时如此关心,卫宗政审理了那么多年的案子,恐怕也是第一次碰到。

这时文侯已经进来了。他一到大堂上,先向二太子躬身行了一礼道:“殿下,臣甄砺之见驾。”

二太子虽然属于王爵,比文侯要大两级,但文侯是国家重臣,实际两人该算是平级的。文侯如此谦恭,二太子只是鼻子里哼了一声,道:“甄侯免礼。”

文侯满面春风地道:“殿下,臣听得下将军楚休红有谋刺嫌疑,愿以一身担保,不知二太子是否给微臣这个面子?”

他的话说得很客气,但是我却像听到了当头一个霹雳。文侯居然肯以身担保,那就是说,如果我被判有罪的话,连他也脱不了干系了。他是位列于太师以下的第二号重臣,而太师因为年纪太大,已经不问世事,文侯其实该是朝中的第一权臣,他会担保我这么一个小军官,实在让听到的人觉得匪夷所思。

二太子又哼了一声,道:“甄侯说笑了。楚休红有谋刺孤的嫌疑,不能担保,甄侯请便吧。”

他这是要公然将文侯赶走了。看来,太子与二太子之间只怕会提前爆发冲突,我已经被惊呆了。太子一党迟早要与二太子一党相争,这恐怕整个帝都的人都知道,但我绝想不到文侯竟然会不惜与二太子翻脸,也要来担保我,这等做法实在有些不智。

也许,他还有另外的计谋?

文侯仍是笑容满面地道:“帝国《刑律》有云,罪无不赦,人无必杀。又云,无真凭实据者,以无罪论。不知殿下告楚将军谋刺之罪,可有人证物证?”

二太子一阵语塞,也说不上来。唯一的证人也只有任吉,但任吉在东平城里已经死了,也许是被灭掉了口,他能把我带到帝都来审问,所靠的也只有二太子的身份。如果没有人过问,他要弄死我也是简简单单,可是文侯这么问,他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突然道:“听甄侯这么说,难道甄侯有别个证据吗?”

文侯摇了摇头道:“微臣一直在帝都,不曾到过东平城,自然不知。不过,听犬子发来羽书告知此事始末,听说是有个名谓任吉的军官意图刺杀殿下,可是确实?”

二太子想了想道:“正是。楚休红当时也在孤边上。”

文侯道:“殿下此言差矣,现在微臣也在殿下身边,难道微臣也会刺杀殿下吗?后来楚休红将任吉救了回去,可也是确实?”

二太子道:“不错,他竟然将刺客救回,而将孤扔下了。”

文侯笑了笑道:“听殿下之意,是因为楚将军误救任吉回去,将殿下扔给了蛇人,故殿下以为他与任吉一伙的,可是如此?”

二太子有些支支吾吾了。文侯的谈锋甚健,其实他先前所问的全是些无关乎大局的细枝末节,二太子又无法否认,他说“正是”“不错”也已经成了习惯。但问到这个问题时,文侯却用了个“误救”,二太子如果再说确实,那就成了他也承认我是误救任吉,这一条不救二太子之罪便已轻轻揭过了。我在边上听着,每一字每一句都听到了心里,但二太子只怕想的全是文侯所言有没有不实之处,文侯这么问他,他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

这是当局者迷啊。文侯三言两语,一下就把二太子问住了,舌辩之术,实在也与兵法相通。诱敌深入,然后反戈一击,这等手段在兵法上屡试不爽,没想到在舌辩时也能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