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愉快假期的开始(第2/4页)

想着想着,阿廷教授突然跟陈舟说了声:“谢谢……”

电话那头,正打算出声挂断电话的陈舟,愣了一下后,下意识的问道:“谢什么?”

阿廷教授:“没什么……”

又和阿廷教授说了一下自己打算申请的寒假时间后,电话才最终挂断。

直到这时,陈舟才想明白这句谢谢的意义。

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陈舟开始修改眼前论文的格式。

至于论文的投稿期刊,陈舟自然还是选择了《数学年刊》。

虽说还有其它数学期刊三大天王,但是相比之下,《数学年刊》的逼格,绝对是最高的。

相信没有人在能选择最高逼格的情况下,会降低自己选择的标准。

而且,既然胶球实验课题的论文,选择的是物理学期刊的老大。

这必须得选择数学期刊的老大呀?

只有这样的期刊,才符合自己的气质嘛。

轻车熟路的在《数学年刊》的官网上,上传了自己的投稿论文,陈舟便关闭了《数学年刊》的官网。

这么多天的努力,这么多天的辛劳,陈舟也终于得到了数学和物理的双丰收。

此时,时间也已经到了1月8号。

陈舟和杨依依简单的商量了一下,决定明天休息一天,为亲戚朋友准备点礼物。

之后,便乘坐10号的航班,愉快的回国度过这一年的寒假。

只不过,和陈舟不同的是,杨依依的寒假,要短许多。

估摸着春节过完没几天,她就得赶回LIGO。

忙完了订机票等事情后,杨依依便又转回身,专注于自己眼前的研究上了。

看到这一幕的陈舟,略微有些感慨。

饶是陈舟,也不得不佩服杨依依的自律性。

虽然陈舟也养成了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但在这枯燥的学习和研究生活中,他好歹除了自身知识成长的喜悦,问题解决的喜悦外。

还有着系统的督促,以及任务完成的期待感。

但是杨依依是没有的。

她只有自己成长的喜悦。

但这份喜悦,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是看得见的。

这也是大部分普通人难以坚持的原因。

当然,陈舟并不知道的是。

正因为他的影响,杨依依才能够一直坚持下来。

正因为看到了陈舟的改变,杨依依才知道自律的重要性。

也正因为看到了陈舟的成就,杨依依才有了追赶的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合适的伴侣,也要能够使得对方变得更优秀才行。

陈舟和杨依依,便是如此。

看着论文发表后,书桌上的“研究历程”,陈舟打算简单的整理一番。

说不定,能有个新发现呢?

就在陈舟的刚触碰到书桌上的草稿纸时,他所期待的声音,便在脑海里响了起来。

微不可查的露出了一丝笑容,陈舟不慌不忙的边听“播报”,边继续收拾书桌。

陈舟十分的享受这种沐浴着成就的辉煌,去回首过往历程的时刻。

听着听着,陈舟的眼睛不由得迷惑了起来。

那啥,这辉煌的时刻,有点短……

原本以为会有两段系统提示音的陈舟,没想到听完一段便没有了。

在脑海里的声音结束后,陈舟也在书桌前缓缓坐了下来。

他悄悄瞥了一眼,除了眼睛和手在动,其他地方纹丝不动的杨依依。

便悄悄用手托住下巴,闭上了眼睛。

意识很快进入了系统空间。

看着显示屏上的提示消息,陈舟带着困惑的表情,看了下去。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何为大厦?万丈不倾也!(连续性数学任务)”

“完成情况:虽然宿主的本意是完善分布解构法这一数学工具,从而为哥德巴赫猜想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宿主已经体会到了代数几何的魅力,成功解决了埃米尔·阿廷遗留的一大难题!”

“相关的论文也已投稿至《数学年刊》期刊,相信同行评审的数学家们,会清楚的认识到这篇论文的重要性!”

“完成时间:审稿周期至期刊刊登时间,被自动忽略,此次任务完成用时13个月零18天,从课题本身来说,用时较长!”

“获得奖励:根据宿主最终课题论文的价值和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进行综合考量,奖励自然科学经验值100000!”

“注意:后续任务已刷新,请宿主自行查看。”

陈舟看完之后,显示屏上的信息便消失不见了。

没错,系统的提示音就只有显示屏上的这一段。

并没有关于胶球实验课题的提示消息。

就和陈舟那次解决克拉梅尔猜想时一样,在完全解决克拉梅尔猜想的论文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