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查(第5/7页)

谢小玉说的全都是经验之谈,当初北望城之战他们能够活下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和吴荣华可以先一步发现敌踪,其中也有阳燧镜的功劳。

那几位道君确实没想到这招,几个人互相对望。

主意不错,也不算馊主意,但是想做到却不容易。

首先,修练瞳术的修士就不好找。

佛门将五感称作五尘、五惑,道门也有类似说法,对外界越敏感,就越难做到道心纯净,修练的难度就越高,境界提升也越慢。所以修练瞳术的修士进展一般都比别人慢得多,成就也差。

当然里面也有例外,将这当做炼心之法,借五尘之惑锤炼意志,佛道两门里都有这类法门,只是这么干的人不多。大多数人更愿意按部就班修练,只有遭遇瓶颈实在过不去,才会用这种办法寻求突破。

陈道君转头看着谢小玉,因为这家伙绝对是最合适的人选,不过仔细想了想,他又挪开目光,这个险没必要,万一出了什么事就后悔莫及了。

“只能委屈广济他们。我们也出一把力,帮广济他们一把。”白发老道首先开口。

广济就是那七个真君之一。

让一个练气层次的小辈修练瞳术,没个一年半载根本别想有成果。当初谢小玉整整用了七个月的时间才练成《观天彻地洞幽大法》。不过境界越高,修练起来越容易。换成真人的话,一、两个月差不过就能练成;真君需要的时间更短,五到七天就可以修成。如果再有这几位道君帮忙,时间绝对能缩短到一、两天。

“这样一来就有十个人了。”罗道君将吴荣华和璇玑派那两个弟子也算上。

“可惜这里离天宝州已经有些远。”他轻叹一声。

这话顿时提醒那三个老道。他们突然想起天宝州异常凶险,有些散修为了行走在野外能安全一些,就修练瞳术,吴荣华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这些散修来说,成为真人是种奢望,修练到练气七、八重已是极限,所以他们不会在乎。

这一次是赶不上,但是现在可以着手准备,多招募一些修练瞳术的修士,同时自家门派里也要开始培养这方面的弟子。

看到三个老道若有所思,陈道君哈哈笑了起来:“抢先一步,可以吃饱,晚了一步,束手束脚,天宝州你们就别想了,两个月前我们就已经犁过一遍,修瞳术的人大部分已经被我们纳入囊中,你们三家还是去别的地方想想办法吧。”

三个老道气得胡须乱抖,不过也没办法。

在中土,各大门派全都有自己的地盘,谁都不能捞过界。天宝州却不是这样,谁先下手谁得益,然后大家再坐下来商量今后的利益如何分配,所以第一口总是最为肥美。

气归气,三个老道仍旧用最快速度将这个消息发了回去。天宝州是没指望了,但是中土还有很多散修,里面肯定有修练瞳术的人。而且一旦放出修练瞳术就可以加入大门派的风声,肯定会吸引很多散修。

以前他们绝对看不起散修,但是这段日子相处下来,他们发现散修也有散修的好处,虽然修为不高,但是脑子活络,让他们做事或者打听消息远比门中弟子好得多,这种人就是当斥候的料。

队伍又停了下来,停驻的地方也是一座小岛。不过这一次所有人全都被勒令不许外出,飞天船也被隐藏起来。

谢小玉没心思管别的,石洞一挖好他立刻钻了进去。

现在他的手里又多了一部《听天贯地搜微大法》。在船上时,他已经将两部功法放在一起对比,立刻确定这是同一种功法的两部分,《观天彻地洞幽大法》是正册,《听天贯地搜微大法》是副册。

当初修练《观天彻地洞幽大法》,他整整花了七个月,这次却用不了那么久。

一是他的境界提升,二是这部功法和《观天彻地洞幽大法》相辅相成,法力循环的路径也大致相同,只是细微之处有所差别。

将一个艾草蒲团放在石室中央,谢小玉趺坐其上,双目微闭,很快就进入梦乡。

这是《六如法》自带的吐纳之术“大梦真诀”。

“大梦真诀”绝对是一门无上大法,按照谢小玉的猜测,这应该是一种独立的法门,被创出《六如法》的前辈得到之后融入。

这种事很常见,就像他现在修练的功法就是几部无上大法杂凑而成。将来他境界提升,将这些无上大法融会合一也创出一门无上大法,那几部无上大法也就成了其中一部分。

此刻,他的梦境世界已经和以前完全不同。

自从得到蜃珠,这里就不再如梦如幻,变得像是一个真的世界,有花、有草、还有几棵小树,头上白云飘浮,不时有一阵微风吹过,轻吸一口气,还能察觉四周有微薄的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