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劫之兆(第8/10页)

天气仍旧那样寒冷,但是矿井里热闹起来。

李光宗带着李福禄他们一大早就起来了,去了南侧的矿洞。

那边的矿洞并不住人,里面全都是一排排架子,架子上放着木质的托盘,里面长满豆芽。这些豆芽青翠欲滴,一根根晶亮喜人。

这里是禁区,连麻子都不能进来,只有他们这几个可以出入,此刻,他们正将托盘里的豆芽倒入铁桶里。

和往常不同,这次铁桶很多,每倒一盘下去,李福禄脸上都露出一丝惋惜。

“别沉着一张脸。今天毕竟是大年夜,过年总要吃顿好的。”谢小玉劝道。

“小哥,黑豆不多了。”二呆拎着一只口袋走了过来。

“还有多少?”谢小玉皱了皱眉头。当初只有两千名老卒的时候,他并不担心粮食的问题,但是后来一下子多了五千名伤兵,这是他没有预料到的。而且那时候城里已经开始缺粮,喂马的黑豆也变成好东西,那位都护大人虽然送了人过来,却没给相应的军粮,他们能够支撑到现在实在不容易。

“还有四袋多一些。”二呆说道。

袋子是大型纳物袋,相当于一座库房的储量,看上去数量不少,但是对于一支七千人的军队来说,实在吃不了多久。

七千张嘴,就算每人每天只配给一斤黑豆,也要七千多斤,一个月就是二十几万斤。这还没算修士的份,修士更能吃,将黑豆变成豆芽还有额外的消耗。

“城里恐怕也没什么粮了。”李光宗在天宝州待了十几年,对这里有些了解。

天宝州一向缺粮,因为能够耕种的土地太少。当年丘洛川大捷,前前后后只打了三个多月,打到最后,军队里那些辅兵已经只能吃麸皮、麦秆。北望城的这场战争从入秋就开始,现在已经是大年夜,前前后后打了五个多月,拖得够久的。

“那些土蛮吃什么?不会吃人吧?”李福禄问道。

“难说。”李光宗对土蛮没有一点好印象。

“大过年的,别说这些没意思的话。”谢小玉阻止道。

“对啊,说点让人高兴的事吧。不知道娘和姐过得怎么样,现在肯定在吃年夜饭吧?”李福禄想到亲人了。

“有老矿头照顾,她们应该过得不错。会所里面吃的喝的绝对不缺,年夜饭也梃丰盛,我没吃过,但是听矿头说过。”李光宗很是羡慕。

“俺们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吃一顿。”李福禄口水都流下来了。虽然他们全都成了修士,毕竟时间还短,始终没有修士的觉悟。

“可惜了柱子他们。”说起战死的四人,李光宗心里难过,觉得自己很难交代。老白是光棍一个,但是另外三个人都有爹娘,人家相信他,才把孩子托付给他,没想到……

“柱子、田壮、小六子都还没娶老婆呢。”二呆在旁边低声说道:“俺决定了,回去之后先讨个老婆再说,俺不能让家里断子绝孙。”

这句话激起李福禄他们的心事,连李光宗也头痛起来。他当然想抱孙子,不过他也知道童子身对修练的重要性。

“俺要修练,要和小哥一样。”李福禄却没丝毫犹豫。

“不久后,整个天宝州就会有大祸临头,现在娶妻生子只是平添累赘。但是不留下后代的话,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们几家真要绝后了。”谢小玉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劝,他最清楚这场大难有多么可怕,根本不是土蛮攻城能比拟。

“修练,都给我拼命修练。想娶媳妇等到回中土之后再说,到时候想娶什么样的女人都行。”李光宗终于下定决心。

“也对。俺要风风光光操办婚事,要让娄老财他们一家看看,他们和俺比起来屁都不是。”二呆顿时想通了。他拎起铁桶,两脚生风朝外面跑去。

离这片山洞不远的地方就是厨房,里面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上百口大铁锅一起翻炒着。

“鸡汤省着用,没多少了。”长叔扯着嗓子喊。他守着一口足够让人跳进去洗澡的大铜锅,里面就是用鸡肉熬出来的原汤。

“大叔,您少兑点水,这都没鲜味了。”一个正在炒菜的炊头苦着脸说道。

“难道以后的日子不要过了?这仗还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呢。”长叔越说越心疼。这一顿年夜饭,相当于他们这两百多名修士一个月的消耗,他手里这些“家底”差不多快掏完了。

“长叔,你就别抱怨了。小哥说过,今天就图个喜庆,料要下足。”二呆开口说道。这是假传圣旨,不过他并不担心被戳穿。

“小玉哥真说过这话?”长叔满脸狐疑。

“你自己问去。”二呆耍了个心眼。他知道长叔绝对不会走开,否则他那一锅宝贝肯定全都被烧菜的炊头给弄去。

果然,长叔犹豫一下,挥了挥手说道:“大家就多加两勺吧,不过别太多,否则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