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锦绣堆40(第2/3页)

施牧垂眼看着大大小小的“寄”字,心中升起几分怜惜,也许真的是“寄人篱下”之意吧。

司马墨又问了一句:“先生,这是谁的名字?”

施牧将纸张折起,依旧没有回答,而是说:“你担心接任苏雪善的人依旧尸位素餐?”

司马墨点头:“是,毕竟晔王也是一路人,斗来斗去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施牧摇头:“晔王手里没人,你看他烈火烹油的,却没看见,他的荣辱系在皇上身上,他还不如贤王呢。”

司马墨诧异:“他比贤王年长这么多……”

施牧:“但是贤王夺嫡前,他一直自信自己才是下一位储君、未来的继承者,他手里的东西大半是皇上给的,而他则做着父慈子孝中的好儿子。等到贤王暗中笼络文臣,晔王再想追赶已经来不及了,他的优势,是依旧有皇上的宠爱,以及多年来这份宠爱给百官留下的印象,你看着晔王现在势头不错,只要把这个印象打破,晔王倒得比贤王更轻易。”

施牧用指关节敲敲桌面,拉回司马墨的注意力:“去年的军饷案,晔王连自己的下属贪污军饷都不知情,他对自己派系的掌控力,有多强?”

司马墨有些听懂了,领悟到:“所以要先把贤王的实力削弱!”

施牧含笑点头,目光又瞥向那张折起来写满“寄”字的纸,她,想必也是如此做的。

司马墨问:“那晔王会让谁上去?”

施牧重新抽了一张纸,写下几个名字:“这几人都是被苏雪善压了多年,办事能力与人品心性目前看来都没问题,她若是想选,应该会选――”

司马墨凑过来一起看,想着晔王想选的话,应该会选一个比较能拉拢的吧……他指尖落在一个名字上:“他?这人性情圆融,先生上次不是说,这样的官员很擅长把握分寸,能开方便之门的皆会通融,但也会坚守底线。晔王选他,好歹也能占点便宜。”

施牧摇头,指向“朱谏”:“她应该会选他,刚正不阿,不会轻易动摇立场,不仅自己坚守清正,手下的官员也被他约束得很好。”

“嗯?晔王会这么大公无私?”

施牧笑起来:“谁和你说晔王了?”

“那是谁?”

“自然是晔王的智囊。”

晔王拿着“朱谏”这个名字去和幕僚商量,如司马墨分析的,其他人的确觉得朱谏太刚正,不如选圆融一些的,多少自己能占点好处。

晔王说出寄娘的担忧:“这种人八面玲珑,能给我好处一样会给贤王好处,贤王惯会拉拢文人,你来我往地接触多了,焉知不会是第二个苏雪善?”

幕僚们一听,也觉得有理。

谨先生说:“次妃如何说呢?”

晔王笑起来:“这便是她说的,她道:‘公正举荐,是王爷知人善用、大公无私,无论皇上还是百官都会改善对王爷的印象’。”

谨先生点头:“次妃说的有道理,既然不能获得更多好处,不如正一正名声,朱谏是三惠书院出来的,次妃和书院关系亲近,其实也对我们有利。”

其他人听了觉得有些道理,说到底,没有自己的人选,选谁都一样,不如做个好人。

如此过了半个多月,苏家案子的证据收集得差不多了,所有人对苏家的结局都有了预判,这个扒灰案的喧嚣渐渐过去。

官员朱谏在百官意想不到之中突然被皇帝提拔,升官掌门下省。

寄娘这些日子一直在京城,若是三司会审需要她的口供或者询问一些陈年旧事,她都一一配合。

施牧虽然知道这些,却在京郊待得寂寞。

说来也奇怪,他最不爱在城里,一年大半时间门住在山庄,但是这段时间门,只要京郊没有寄娘在,他就呆不住,想回城。

然而如今身边有个弟子小尾巴,他没法回去。

呆不住的施牧应隐法寺方丈邀请去山上看桃花。

这对忘年交坐在亭子里聊了一会儿天,方丈大师便看出了他的心不在焉。

“看来我的邀请不怎么巧,佑之今日无心赏花。”

施牧笑笑,脑中灵光一闪:“方丈许久不曾办佛会了吧,如今桃花正艳,山上风景独好,方丈不如广邀信徒,办一场佛会,给我们讲一讲佛法经书?”

方丈了然地看着他:“佑之想邀请谁呢?”

施牧咳了咳,状似自然地说:“我有一新朋友,号无荆精通佛法……”

方丈慈眉善目地笑了:“是晔王府的次妃是吧,那的确是位熟读佛经的小友,贫僧师弟不爱和人交往,却对她一见如故,若是办佛会,定要请她。”

施牧忍不住笑意,连连点头。

方丈看着他的表情,暗叹,忍不住点他:“佛祖普度众生,难度自苦,佑之可能悬崖勒马?”

施牧的笑意消失,望着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