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回 万蹄扬尘 铁羽红裳驱兽阵 孤身犯险 灵药异宝返仙魂(第7/7页)

且说英琼满以为紫郢剑天下无敌,少年怕不身首异处。谁知敌人并非弱者,那道剑光乌中带着金彩,闪烁不定,与自己紫光纠结一起,暂时竟难分高下。暗想:“妖尸手下余孽,已是如此难胜,少时身入妖穴,势孤力薄,岂不更难?”不由又急又怒。一面留神看那少年,也不张口说话,只管朝自己用手比画。恐他另用妖法,又和以前一样吃苦,将脚一顿,飞身上去,用峨眉真传,身剑合一,迎敌上去。那少年先见紫虹夭矫,宛如飞龙,甚是害怕。及见自己乌光竟能敌住,略放宽心。正用手比画,招呼敌人住手,忽见敌人飞入紫光之内,身剑相合,凭空添了许多威势。自己虽承日前仙人传授身剑合一之法,只是尚未学会,敌人又不知自己心意,一个失手,立刻便有性命之忧。机会到来,又舍不得就此遁走。只得停了手势,聚精会神迎敌,仍是不支。渐渐觉着自己剑光芒彩顿减,再不逃走,眼看危机顷刻。无可奈何,暗中叹了一口气,将手一招,收回飞剑,借遁光便往后路逃走。英琼一向赶尽杀绝,紫郢剑疾若闪电,饶是少年万分谨慎,且敌且退,就在收剑遁走的当儿,还被紫光飞将过来,微微扫着一点紫芒。只觉头上一凉,情知不妙,飞起时一摸头上,后脑发际已扫去一大片。吓得亡魂皆冒,不敢再顾旁的,催动遁法,飞星坠落般逃命去了。

英琼哪里肯舍,忙驾剑光随后追赶。眼看一道黑烟中含着一点乌光,比闪电还快,往正北方疾驰而去。追过两三处山峦,忽然乌光一隐,便没了踪影。上面碧空无云,下面虽有陂陀,也无藏身之处,又未见乌光下落,不知被他用什么法儿隐去。仔细往四外一看,晚照余霞,映得四外清明,正北山后面如下雾一般,灰蒙蒙笼罩了二三里方圆地面。飞近前去一看,颇与袁星所说地形相似。按剑光落下,寻着袁星所说的石洞窄径,飞身进去,越走路越低,往下转了几个弯曲,觉着方向又变往回路。行未多时,已将窄径走完,看见缺口外面天光,才一出口,便是昔日遇见缥缈儿石明珠的大石下面,知道已到旧游之地,那大洞就在旁边不远。连忙敛了剑光,略沉了沉气,细一辨认,洞前风景,依稀仍似以前一样。心想:“偷盗终是黑夜的事,自己又不知温玉形象,天已不早,索性等到天黑,再行入内,先看明了温玉所在,能下手便盗,不能再退出另打主意。”这时太阳已被高峰隐蔽,满天晴彩,将近黄昏,倦鸟在天际成群结队飞过,适才所见灰色浓雾,已不知何时收去。峰峦插云,峭壁参天,山环水抱,岩壑幽奇。洞旁绿柳高槐上,知了一递一声叫唤,鸣声聒耳。花草松萝,随着晚风飘拂。越显清静幽丽,令人到此意远神恬。谁又料到这奥区古洞中,还潜伏着一个穷凶极恶的妖尸,危机咫尺呢!英琼想好了主意,便将身隐入缺口以内,待时而动。

身才立定,忽闻人语。悄悄探头往外一看,由侧面大洞中,走出两个幼童打扮的人来。及至近前,细看容貌,一个生得豹头塌鼻,鼠耳鹰腮,一双三角怪眼闪闪发光,看去倒似年纪不大;那一个生得枯瘦如柴,头似狼形,面色白如死灰,鼠目鹰准,少说也有三旬上下。都和先前所见青衣少年一样,道袍长只及膝,袖子甚短,头梳童髻,赤足芒鞋。英琼暗忖:“据袁星所说,妖尸手下已有三个妖童。这两个妖人,虽然生得短矮,并非幼童。照这样推测,洞中妖尸,正不知有多少党羽。自己孤身涉险,倒不可以大意呢。”正在寻思之间,那两个妖人已走至缺口左面一块磐石上,挨着坐下,交头细语。英琼伏在缺口左面,心想:“如在暗中下手,将他们除去,枉自打草惊蛇。不如先从这二人口中探一些虚实。”便轻轻向左移了两步,正当二人身后,相隔不过数尺,虽是悄声低语,也听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