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解锁(第4/5页)

青年故事她是没有再投稿了。

从五年前改革开放开始,各地杂志也根据本地情况调整征稿内容,都是与时俱进的。

向天志就是这样,从以前征稿青年壮志豪情,转向县城变化。做生意的人也有他们的向天志,同样符合杂志的风格。

墨绿军华倒是一如既往,就是和军嫂有关的事迹,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像沈宝珠这样去做生意的内容。

原著一些剧情线倒还在正常进行,前三年像书中有匿名人士写了沈宝珠的事迹,刊登在墨绿军华上。

这在家属楼里同样引起一阵轰动,大家习惯性以为是周云梦写的,毕竟她和沈宝珠关系也好。

周云梦借着方嫂子叶嫂子的嘴传出去,写这篇文章的不是她。

她倒是可以写这么篇文章,但没写。就是想看看,如果没有自己影响的话,原剧情线一些细枝末节点,还会不会出现。

事实证明,剧情线还在进行。

她也就没去管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后来听方嫂子叶嫂子说,家属楼的人聊了一个多月,也没把那人找出来。

很神奇就是了。

像深城、羊城的杂志,都是前两年新开设的,专门征收一些描述改革开放时代新风的稿子,涉及到农村包产到户、城市变化、批发市场、外贸、国企改革等。

反正可写的很多。

对别人来说,可能需要身临其境,亲自去体会一遍才好动笔写。

周云梦不一样,她知道原著的所有内容,又看过那么多的年代文,现实中对这段历史也有所了解,写起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

说起来这三本杂志,还是沪市杂志的编辑一起邮寄给她的,说她肯定会喜欢。

这么些年,她俩一直有保持联系。

杂志上附有征稿内容和联系方式,周云梦借此开始投稿给这三家,稿费也很不错,千字十二块往上。

一切只为了吸引更多人投稿写这种内容的文章,把杂志社办起来,让深城和羊城改革开放的新风貌展现在更多人面前,进一步鼓舞人民,推动时代发展。

周云梦至今还没去过深城、羊城,时机还未到。但她想她以后会去的。

那里可是个好地方啊,未来经济腾发,她完全可以利用手里的钱办一些事情。

边想着,倒也不觉得路程漫长,这些年走习惯了。

周云梦很快回到农集市对面,方嫂子叶嫂子看见她在招手。

她应了声走过去,才发现沈宝珠也在。

“宝珠,生意这么好忙完啦?”

沈宝珠高兴点头,笑得明媚:“我也没想到第一天开业卖得这么好,多亏了你们捧场,当了第一个试吃人。下次我可以多做点过来卖了。”

周云梦:“恭喜恭喜,你做的糕点确实很好吃,才会这么受欢迎,以后生意肯定越来越好。”

方嫂子叶嫂子也笑着应声附和。

周云梦跟着坐下来和她们聊天。

等到十一点班车到了,一行人才上车回部队。

周云梦和方嫂子叶嫂子一路上到三楼,才在楼道里告别,各回各家。

她抬手还没敲上门,宜宜就已经跑过来开门迎接了。

“娘你终于回来啦!”

宜宜还懂事地帮忙接过一个包裹,双手并用咬着牙给提到贴墙长柜那看着。

“谢谢宜宜,娘把这些拿进去给外婆哈。”

周云梦提着装了肉蛋的包裹进厨房。

周母在炒菜,炉火正旺,油滋啦滋啦地响,她回头问:“小梦你回来啦?”

周云梦把包裹里的肉蛋依次归类放好:“嗯,今天还挺顺利的。”

宜宜跟在她一旁帮忙。

之后周云梦凑着陪周母聊天,说起沈宝珠卖糕点的事:“……我买了点,我们下午睡醒尝尝,真的好吃。”

周母笑着应好,她感叹:“这宝珠的胆子啊,比你三哥还大。你三哥是舍了地里的工分,她是直接舍了那铁饭碗工作。”

老太太不太理解。

周云梦笑:“她有自己的主意,未来说不定她的选择是对的呢?”

周母点头:“也是,你们年轻人和我们想法不一样。”

不理解但也支持。

娘俩聊着,宜宜跟在一旁凑热闹听着。

她从听到娘买了宝珠姨姨做的糕点,想起之前吃的美味,就已经开始馋了。

无奈马上要吃午饭了,无奈她再怎么撒娇娘都不会同意的,说好下午睡醒再吃,那就只能下午睡醒再吃。

时间好不容易来到宜宜盼着的下午睡醒之后。

是娘也睡醒了哦。

她已经和外婆一起泡好了茶水,茶水配糕点是午后常有的吃法,小小姑娘也爱喝茶,也没有所谓的睡不着。

哪怕下午喝两杯茶,晚上照样倒床就睡。

周云梦也就随她去喝了。

这会她起床洗把脸扎好头发后,也过来厅里这边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