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打听(第3/6页)

大姐同样压低着声音,兴奋点头:“行,那就谢谢姑娘了。”

她接过那块肥皂,从兜里掏了一块二给周云梦,“以后你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大姐我能帮的肯定帮。”

周云梦笑:“行,大姐你也已经帮了我很多了。”

“我这两封信回信写的地址都是邮局这边的,收件人叫周舟,有回信的话麻烦你帮我留意下先收起来。我大概三天过来一次看有没有信件这样子。”

周舟就是她和林津平商量好的笔名。

这边邮寄到的信同样是由邮局窗口人员分拣,再由邮差送到各个公社去的。

像她这样直接写了邮局的地址,寄过来自然就留在无需派送,直接放在邮局这就好了。

特意和大姐交代一声,也是怕出差错。

大姐听了点头应好:“行,姑娘你放心好了,我肯定给你留心收起来。”

她在窗口上班这么久,也有人来邮寄过投稿的文章。她知道,只要是投稿,不管是过稿还是退稿都会有回信的。

她多少猜到了点什么。

比如说投稿给墨绿军华杂志的文章,那上面都是写军嫂生活的,那如果不是住在部队里头的人,能凭空想出这些内容来吗?

再加上那天陪着这姑娘来的爱人,那挺拔的身躯健壮的体魄,哪怕对着媳妇笑得再柔和,也掩不住硬朗轮廓下的锐利。

这会再想,他分明是个当兵的,而眼前这姑娘应该是刚来随军的军嫂,毕竟之前可没见过。

特意跑来邮局这边寄信,和收信地址也填在邮寄,估计是怕让杂志社那边知道自己的信息。

大姐感觉自己啥都想明白了。

她实在喜欢这姑娘,不然上回不会主动送闺女那本沪市杂志,还收下那把糖果,这回又跟人换了块洗澡用的肥皂。

好处都收了,这些事也不是什么大事,她朝人笑了笑,心照不宣。

就连那肥皂的事她都不会说。

这会后面也没人排队要办事,周云梦和她闲聊着:“哎大姐,我们这边郊外屠宰场是收附近公社村里人上山猎到的猎物吗?我刚在集市那边听人说的,就比较好奇。”

“我们老家那边屠宰场分属于肉联厂下,是不收个人猎到的猎物的。不过我们那边山上基本上也没什么野味,有时能摸到几颗鸟蛋就很不错了。”

大姐一听更觉得她是新来这边的了。反正这会也没事,她乐得有人可以唠嗑。

她压低了声音说:“姑娘,咱这边情况和你们老家那边可不一样。”

“这边管得不严,你看都有农集市就知道了。这郊外的屠宰场和你们那肉联厂里的屠宰场又不一样了,看着是公家的,其实就几个人在管。”

“我们这边附近几个公社村里的山头活物也丰富,前些年饥荒的时候就靠着这个给熬过来了。”

“公社管得严,也就这会农闲才准人上山去打猎。有能耐猎到野鸡野兔甚至是野猪的就送到屠宰场去,价钱合适也方便,如果是下河摸的鱼虾就只能自个拿去集市卖了。”

“不过打猎也不容易,碰上大活物那些搞不好命都没了。再过阵子入冬,大家也都不敢上山去了,得等到明年秋收后。”

“村里人除了下地劳作赚公分,就靠这些增收了,所以上头也就睁只眼闭只眼,默许屠宰场收这些猎物。”

周云梦听了解惑,点头笑说:“原来如此,大姐你懂得可真多,这么一解释我就全明白了。”

这边管得是又松又严,既允许村民集市买卖,屠宰场也在上面的默许下收购村民打猎得来的活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管得严则是耕种时期不允许村民上山打猎,既保证了村民劳作的积极性,也给足了山上活物繁衍生息的时间,等到秋收后上去打猎多少是能有点收获的。

至于河那边,虽然大姐没说,但她猜应该也差不多是这样。不然那老汗很难摸到个头这么大的虾。

像清河生产队的山头,早些年饥荒的时候生产队组队去打猎打得狠了,这些年头基本上没有活物。

丰山生产队那边也差不多,也就上次周家兄弟运气好才捕到只野兔。

不过这些也是时势造成的,全靠这座山饥荒年村里人才熬过来。那会只顾着能活命了,哪里想得到什么可持续发展。

大姐听了夸奖挥挥手不在意说:“没什么厉害的,你也就是刚来不太清楚,在这边住久了自然而然就知道了。”

她想着这姑娘突然问这些估计也是有原因的。农集市那边虽然也有供应肉但要肉票的,想多买点肉那都得掂量着手里的票够不够才行。

刚打听到屠宰场估计就是为了这件事。

大姐想了下说:“其实姑娘,我家有人在屠宰场那边工作,内部人员买肉是不要票的。屠宰场那边管得也不严,好多熟人都是直接去那边买肉,只要里面有认识人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