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意外之喜(第4/7页)

林津平之前是看过小梦写的文章的。

他记得是在自己婚后第一次回家的时候,从娘的口中知道小梦变化很大,那会其实也是他第一次了解自己的妻子。

知道她会写文章能赚稿费,还给娘做了棉袄。

爹拉着他回进主屋里,把珍藏的两份报纸拿给他看。

还很得意自豪说等以后可以把老三媳妇会写文章的事说出去时,要把这两份报纸拿给所有人看。

那是一份市农村报,一份省周报。

林津平记得那会小梦写的文章总是角度新奇,故事流畅,文笔又很真挚且接地气,看着就觉得是真情实意写出来的。

那种劳动最光荣的信念,能让人感受到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恨不得全身心投入到农村生产实践中去。

包括他后来回家时,特意找爹拿珍藏着的工人报来看。

那篇写饶晓青的文章也是差不多的风格,带着股蓬勃的力量,能让读者燃起股为工作奉献自我的干劲。

这次写暖房宴的风格偏纯朴,更加接地气些。

方嫂子和叶嫂子两人的热情周到,暖房宴充满烟火气的准备过程,乃至饭桌上的欢声笑语都跃然于纸上。

林津平通篇细致读完,忍不住感叹:“小梦你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把方嫂子叶嫂子的热情周到全给展现出来了,投稿应该能刊登上杂志的。”

这几天小梦在写准备投给墨绿军华的稿子,林津平夜里忙完也会抽空看下这本杂志,想了解下小梦要投稿的杂志大概是什么风格。

正因为看过上面刊登的文章,他才会说小梦这篇写得好,不仅仅是内容好,也符合墨绿军华的风格。

周云梦听了舒心一笑:“真的?那就好,不枉我费心改了两三稿。”

她问主要的事:“那你再细看下有没有哪里不合适的,就涉及到一些部队里的信息,我就怕有哪些是我自己没注意到的。”

林津平应好,他又细看了一遍,肯定道:“没有问题的,你连咱家属楼在几栋几层都给模糊掉了,放心好了。”

文章里来吃暖房宴的人都以战友、师父来代替,不涉及级别人名,方嫂子叶嫂子那些用化名。

他知道小梦也准备要起个作者名的,夫妻俩还一起商量着定下个名字。

周云梦闻言松了口气:“那行,没有问题就好。这样子我就可以定稿了,下午找时间来誊写一下,等过三天我坐班车去县城投稿。”

她笑得眉眼弯弯,微圆杏眸里流光溢彩,温柔动人。

林津平放下信纸压好,瞧见小梦满面愉悦,没忍住伸手抚了抚她脸上因笑着而微微鼓起的苹果肌,轻声道:“辛苦了。”

因长期训练长着薄茧的手在脸上轻轻摩挲,不仅有熟悉的温热触感,还带来酥酥麻麻的磨砺。

周云梦没忍住侧脸轻轻蹭了蹭。

知道林津平话里的辛苦什么意思,她说:“没事,我自己写着也高兴。”

夫妻俩躺床上午休。

窗外秋风吹得房间里愈发凉快,一室静谧。

凉爽秋日睡午觉是最舒适的。

周云梦睡到自然醒,缓了会后起身去上厕所,之后回房间里坐着。

暖水瓶灌满水,搪瓷杯里也有睡前林津平给装的温水,她拿起连着喝了半杯。

整个人神清气爽了,她这才打开抽屉拿出新的信纸,准备来誊写稿子。

连着写了几天的文章终于定稿,周云梦是真的高兴,长舒一口气。

也就是这次写的是真实人物故事,又是第一次投稿慎重些。

等以后照着看过的年代文丰富经验,还有这会在部队里听到看到的一些生活素材,结合着来创作故事,就轻松自在些了。

那会才叫真的创作故事,都是虚构出来的人物不用多在意什么,顾忌的少了自然写得流畅,老本行了手到擒来。

誊写了两三百字,周云梦听到外面敲门。

估摸着要么是方嫂子要么是叶嫂子找她聊天,她应了声用钢笔把信纸压好,起身去开门。

自从暖房宴后方嫂子和叶嫂子和她更亲近了,没事就能敲门过来一起唠嗑下的地步。

多是说些日常琐事,还有家属楼这边有什么新奇事。

比如说谁家婆婆来了爱磋磨媳妇,谁家媳妇爱占便宜,谁家太宠孩子打了人上门找去还理直气壮的。

当然也有一些好的,家属楼里人生百态多的是话题聊。

周云梦反正闲着没事,也爱听她们说这些事,正好当积累素材了。

咳咳,骨子里头还有些八卦在的。

她在林家时偶尔实在无聊,也爱听林母说些她在岔路口那纳凉听到的村里八卦。

还有每三天一次的班车,方嫂子叶嫂子有去的话,也会提前一天过来问她要不要帮忙带点肉或者青菜。

家里基本不开火,林津平多数是去饭堂打饭,偶尔家里下面条吃。反倒是早饭经常煮粥炒鸡蛋蒸鸡蛋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