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铁锅(第3/6页)

上午折腾半天,跑邮局跑饶晓青家又跑回娘家的,累得不行。

下午光顾着午睡了。

傍晚吃过饭后又和林母说布料的事,把做秋衣的活交给林大嫂和林二嫂。

之后洗漱,这会才回房坐了会,有空来看林津平寄回来的信。

思念是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浅淡的,或者说被生活上别的事情转移了注意力,潜藏在心底。

像林津平刚离开那会,周云梦就挺想他。

特别是在看到书桌留的那封信后。

句句不舍,事事关念。

所以她很快写了封回信寄去部队给林津平。

夜里也会感叹下,身旁没了火炉一样温热的人陪着。

但很快这种思念被搁浅。

她带着蓬勃迸发的灵感和热情,投入到长篇故事创作中。

每天写完稿只想放空脑子休息,还有吃吃喝喝睡觉,很少有空去想林津平。

像去县城一趟,到邮局和徐小盈聊得高兴,碰上饶晓青休息去她家也能聊得开心,更别说回娘家时和周母娘俩什么都说。

回到家里也不差。

也就是等到这会,撕开信封看着林津平的回信,那股搁浅的思念才从心里翻涌飘忽出来。

周云梦笑得眼眸弯弯,两侧脸颊苹果肌微微鼓起,恰是林津平最爱的那副开心模样。

她看起信来。

信里林津平说,他收到信很开心。

原来这人回部队后每天都跑收发室,也不知道在跑什么,连收发室的黄叔都眼熟他了。

他说,晚上吃过饭跑这一趟,就当是锻炼,也是在消磨思念。

这是他想她的一种方式。

看得周云梦脸一热。

信里林津平说,他那天在收发室拿到信封很高兴,比第一次出任务立功都要高兴。

还有针对她之前写的那封信每句话的回应啊。

再就是说房子的事,他去问过已经审核通过了,具体分配下来还要一阵子的时间。

接着是一些部队日常生活分享。

还有问候林父林母的,让帮忙代报个平安。

信末祝她写作思如泉涌,又提醒她别太劳累,注意休息,平时多走走,动动身体。

周云梦全程笑着看完,有很多话想和林津平说。

也不拘着什么睡前不动笔,越写越精神的规矩了,拉开抽屉拿出信纸钢笔,给他写起回信来。

和写文章时的思潮涌动相似,又不太一样,少了构思故事情节的技巧和刻意展现的文笔文风,更加不需要修稿再重新誊写。

她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

洋洋洒洒写完,周云梦这才舒展了下有点酸的手臂。

看着满满两页信纸,她不禁好笑摇摇头,要让她连着一次性手写文章这么久,她是不干的。

不过刚才写信那会真没想太多,心里的话甚至都不用思考就已经从笔尖溢出,浮于纸上,格外顺畅。

周云梦又想到过年那会林津平回部队,他寄信回来后自己再想要回信,一时又想不到要写些什么。

她只好压着等办好饶晓青的事后,才把那段时间因为文章登上市工人报后带来的反响什么都写到信纸上,勉强凑了封回信。

再看这会随手一写满满两页的信纸,真是今时不同往日啊。

周云梦把信纸叠好塞进信封里收好,想着等半个月后去邮局寄稿子的时候再顺便寄出去。

她躺床上去休息,临睡前又想了下,不知道林津平最近有没有出任务,这会如果在部队应该也躺着睡觉了。

很快睡意上涌,一夜好梦。

主房,煤油灯倒是早早灭了。

林母跟老头子吹了半天老三媳妇对自己有多好,特意买了布料要给她做秋衣,自己平时对老三媳妇的好她都是记着的。

林父知道她高兴,儿媳妇能对婆婆这么好,他瞧了也高兴。

但白天上工真的累了,年纪大更加容易困,他眼皮子重得都开始打架了。

到后面老婆子说什么,他都只是:“嗯……好……好……嗯……”

林母那股兴奋劲还没过去,当着儿媳妇的面说了遍,洗漱完躺床上也爱和老头子说这些。

这会该说的都说得差不多了,也知道老头子累了,林母:“行了你睡吧睡吧。”

几乎是话音刚落,林父的鼾声响起。

林母则美滋滋的,带着即将有新秋衣的喜悦和老三媳妇记得我的好的高兴入睡。

过了将近五天。

早上吃过饭后,趁着日头未热,周云梦骑着自行车往县城去。

林母抱着小米送老三媳妇出门,交代路上骑车注意安全。

她心里还奇怪着呢,老三媳妇不是最怕热的吗,每半个月去趟县城那都是为了去邮局寄稿子,还有帮家里买鱼肉那些。

怎么这次几天前才刚去过县城办完事,今天又去了呢?

她摇摇头没再想,一手抱着小米一手拿着小竹凳出门,把小竹凳放地上单手把门给合上,再拿起小竹凳往岔路口那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