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生日(第3/7页)

林母这会从屋里拿了个小铁盒子出来:“老三媳妇,这里是六两茶叶,你拿回去给你娘泡茶水喝,就当是上次送兔肉的回礼了。”

肉和茶叶说不上哪个更珍贵。

但心意是在的,有来有往,也是向周家人表示自家对老三媳妇是满意的。

那天知道周家送兔子过来,林母就想着要回点什么好了。

回点肉或者米,那不好,老三媳妇也有门路买,周家肯定也有找老三媳妇帮忙买过的。

太贵重了又显得客气。

还是老头子说拿他那六两茶叶就好了。

茶叶也难得,平时都喝水的,只有特别重要的亲戚或朋友来家里才给泡茶水喝。

这斤茶叶还是老三之前买给老头子喝的。

送给周家正好。

林大嫂林二嫂瞧了也没说什么,如果她们娘家送了只兔子过来,那娘肯定也会回这六两茶叶的。

兔肉她们和孩子已经吃肚子里了,这茶叶是娘给的,她们能有啥意见。

周云梦接过:“行,那我拿去给我娘泡茶喝,谢谢爹娘,我走了啊。”

她这回是轻松出发,没背背篓,就拿着这小半盒茶叶了。

林母转身往厅里走,边嘀咕着:“找老三媳妇回去能有什么事呢?老三媳妇今天心情还这么好。”

林大嫂耳力好,记性也好,人好奇心更是足,听到婆婆这话她也想。

对啊,为什么。

今天有什么特别的吗?

她想啊想,突然眼前一亮:“娘我知道了,今儿……”

这边周云梦走到娘家门口敲门喊娘,这回居然不是周母跑过来开门,是周大嫂。

“大嫂,娘呢?”

周大嫂:“娘在厨房里忙活呢,小妹你快进来。”

周云梦好奇,周母特意喊自己回来,又在厨房里忙。

农闲这段时间都是三个嫂子负责做饭的,周母很少进厨房。

她直接走去厨房,周大嫂没跟着,虽然说道理都懂,但婆婆对这小姑是真的好,全家独一份。

周云梦一进厨房,就见周母在案板前忙着。

案板上铺着擀成一大块的面皮,已经用刀切成不间断的长条。

周母捏住一端揉搓变细下到锅里,不断往另外一端揉搓,看着那面条长得没有尽头。

“娘,我来了。”

周母抬眼笑:“小梦回来了,娘这边快好了,老样子给你煮碗长寿面吃。”

她不像平时那样顾着和闺女说话,低头继续揉搓面条。

这长寿面要一整条才吉利,越长越好,这一不小心啊,就容易断了。

周云梦看着她的动作,想着今天是十一月二十九号,也就是农历十一月初六。

是……原身的生日。

这年头没有什么过生日的说法,条件好的最多煮个红鸡蛋吃。

但周母心疼闺女出生没多久没了爹疼,小时候条件又苦,自己更是没空带着,等条件好了基本上每年都会想法子给她煮碗长寿面。

想让闺女在这天吃点好的,又盼着讨个好意头,长寿健康。

她使劲各种法子总能换到够做一碗面的富强粉,要不了多少。哪一年换不到了,就用玉米面,总归要有一碗长寿面吃的。

这也是原身独有的,三个哥哥还有孙子孙女那些都没有这待遇。

说来也是巧,今天十一月二十九号,也算是周云梦自己的生日,虽然她从来不过生日。

在孤儿院里,来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生日的孩子,院长会把孩子到孤儿院那天的日期当做这个孩子的生日,象征着新生。

据院长说,周云梦就是十一月二十九号到的孤儿院,小小一个被丢在院门口。

孤儿院里每个季度会给这个季度生日的孩子庆祝,会有爱心人士买蛋糕发零食,那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一天。

但长大后周云梦不爱过生日,她觉得没什么意思,那是她被抛弃的一天。

锅里的面条翻滚着,奶白色的气泡不断往上冒,周母往里面窝了个鸡蛋,又撒上葱花,一碗长寿面就好了。

她装碗朝闺女笑着:“长寿面好了,走,端出去外面吃。”

周云梦心一软:“好,我来端吧。”

她接过碗和筷子,和周母走到厅里饭桌前坐下。

周母看着她:“快吃吧,看看今年面的味道和去年比怎么样?”

周云梦拿起筷子夹起面条,一长条吃起来有点费劲,她边咬边吸住生怕面半路断掉,这么好的意头舍不得破坏。

这条面有一拇指盖宽,很薄很长,有着鲜面特有的面香,十分劲道。葱花香鸡蛋香裹着,面汤汁有味道,连带着这条面也够味。

“娘,这碗面好香。”

周母听了高兴:“香就好,慢点吃,这面可不能断。”

周云梦享受地吃着,一整条面下肚,再吃里面窝着的蛋,接着是葱花面汤。

一整碗半点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