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偶遇女主(第4/7页)

她摸了摸手里的竹篮,掀开粗布露出里面三个麻袋。

婆媳三人一听惊了,又是门路又是富强粉的,该不会篮子里三麻袋都是富强粉吧?

林二嫂手里的正在缝补的小孩衣服差点没拿稳。

林母飞快瞥了眼家门,看有没有关严实了。

林大嫂凑过来看。

就连在院子里的林父,听到这话都走过来了。

周云梦直接说:“这一麻袋是五斤精米,现在各地刚交了粮,精米足得很,买这个容易我就买多了点。”

她打开装精米的那一麻袋递给林母。

林母颤着手打开,里面白花花的米一粒粒的饱满得不得了,特别漂亮。

前些日子刚分了粮,按照人头四工分六分的,家里堆了不少米,但糙米占多数,精米少点。

没办法,一斤精米能换不少糙米。

也就是秋收那段时间家里煮饭才糙米精米对半分,这会都是三成精米七成糙米混着做饭的。

这年头,谁会嫌弃家里的精米少啊。

她刚想说这米多少钱,我给你钱。

就听老三媳妇说:“这米是我买回来的,娘你也不用想着给我钱。平时就让大嫂二嫂做饭的时候多下点精米吧,糙米精米对半来煮。”

“这阵子饭太硌喉咙了。”

林母心一噎。

心想老三媳妇的喉咙可真娇气。

自家的饭放村里都是数一数二的,可是下了三成精米来着。

老三媳妇要是吃全糙米做的饭,那不得直接吐出来,那才叫真的硌喉咙。

林大嫂林二嫂则是惊喜,谁不想吃糙米精米对半分的白米饭啊,自己喜欢孩子更喜欢。

五斤精米兑着也能煮一段时间了,家里又不是光吃白米饭,混着红薯地瓜那些来迟的。

而且家里每天本来就要煮三成精米的,相当于每天多煮两成的样子。

这会她们爱死了老三媳妇这股矫情劲,要不然哪能找到这些门路,捣腾肉捣腾鱼,还捣腾精米回来啊。

林父站在一旁听了会,说:“老三媳妇,这五斤米我们记着了,以后要是再帮忙买米,必须得收钱知道吗?”

他也知道精米多珍贵。

村里刚分了粮食和钱,今年生产队收成好,工分值钱,自家比去年多分了七十块。

加上三房老三每月寄津贴十块,老三媳妇交五块,条件好了自然就想把日子过好点。

他是知道的,该攒钱的时候攒钱,能吃好点的时候还得吃好点。

老三媳妇能有这门路不简单,这年头村里别说没钱,有钱都难买粮食和肉,自家能跟着吃肉买粮食多亏了老三媳妇。

周云梦点头:“那还用爹你说,这肯定的。以后喊我帮家里买就好,当然我自己要吃多点的,我自己出钱买。”

林母、林大嫂和林二嫂都没意见。

周云梦又拿出第二个麻袋:“这里面是两斤富强粉,平时可以煮点面疙瘩或者烙面饼一起吃。”

“等回头我看看找那同学问下什么时候再拿斤肉,我们包包子吃吧,我想吃大肉包了。”

林大嫂接过那麻袋敞开给大家看,里头还真是白面,细腻还不发黄,比上次拿回来的富强粉要漂亮得多,一看品质就很好。

面疙瘩面饼~

大肉包~

吸溜~

林父林母已经不知道说啥了,上次吃饺子和那韭菜盒子把家里给高兴的,现在又要吃大肉包。

他们仰头,这天还是那么蓝,以前哪里敢想象过上这种日子啊。

这一切都是因为曾经让他们无比糟心的老三媳妇。

接着大家就见老三媳妇跟变戏法似的,拿出第三个麻袋敞开。

“这筒鸡蛋挂面可是好东西,我碰上就买了点,回头我想吃的时候煮点,喊上三个孩子一起吃。”

细面!

这可是细粮里的细粮了。

没想到老三媳妇居然给搞回来了,粮油店的那位门路挺有能耐的,要不然弄不回这挂面。

林母看着感觉不止老三媳妇话里的“买了点”,一接过就知道,快两斤了。

两斤挂面啊。

她闻着:“还真有鸡蛋味,香得很。”

林大嫂和林二嫂也闻了下,确实有股淡淡的鸡蛋香,这挂面就是不一样。

她们心底高兴着呢。

听老三媳妇话里的意思,她吃挂面的时候自家孩子也能跟着吃。

这种珍贵的细粮,哪怕吃个一两口,对孩子也是有好处的。

她们心心念念的可不就是孩子吗?

心里更加感谢周云梦的好。

至于帮忙煮面,完全不成问题。

周云梦见事情交代完也松了口气。

她不可能一下子源源不断地拿出米面来,糙米精米对半开做的白米饭口感还能接受,林家人也能接受这么个吃法。

富强粉的话,烙面饼包包子或饺子全家吃一顿是最实在的。

就是挂面在这年代太珍贵,在林家人看来她乐意花这个钱是为了自己想吃,那么最多带上三小孩一起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