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红烧肉(第2/3页)

下午两点,林家人出门去上工,连三个小孩都跟着一起去了。

周云梦听到声响睁了下眼睛。

时间太早,外面太晒,翻了个身继续睡会。

三点出头,周云梦挎着竹篮子出门。

村里静悄悄的,地里那边热火朝天,她走到村口往县城去,这个点只能靠脚走了。

又热又累,无数次想念现代代步工具,走到小腿发麻,终于到县城。

县城和原身记忆里差不多,周云梦直接往卫生所去,找上次那个白胡子医生看额头上的伤。

医生还记得她:“没什么事了,等头上的包消下去就好了,不用敷药。”

预料之中,周云梦半分钱没花出了卫生所,她到可能看到报社征稿的地方晃了圈,没收获,干脆去邮局。

邮局可以买到报纸,她买了市里的青年报和农村报,还有省里的周报共三份。

圆脸女同志数出来给她:“一份五分钱,共一毛五。”

周云梦付钱,接过三份报纸翻了下又问她:“同志,我们这边还有卖杂志不?”

圆脸女同志狐疑看了她一眼:“你还要杂志?有啊,《青年故事》一份两毛钱。”

这年头就没几个人看报纸的,也就各个厂为了完成任务才会订,邮局也有卖,但基本都卖不出去,回头都给她拿回家去糊墙的。

更别说杂志了,一份两毛钱贵得要死,她第一次碰见问杂志的。

又看了一眼,眼前这女同志穿的衣服不差,皮肤白白的,说不定是哪个厂的干事,有点文化想看杂志也正常。

里面的故事没事她也爱看。

“行,我要一份。”

周云梦拿着到手的报纸和杂志开心离开。

她刚买了报纸后如愿在最后一面翻到征稿的主题和内容。

杂志则是原身记忆里读书的时候有个条件特别好的同学拿着在看,专门刊登投稿的青年故事,还传给班上的人看,时不时提醒一句别弄坏了很贵的。

当时班里有文笔好的女同学还照着杂志上的征文要求和地址投过稿,但没过。

几年过去了《青年杂志》还在,说明还是有市场有点实力的。

周云梦买报纸和杂志也是想着回去看下这个时代的行文风格和习惯,就跟以前写新的小说前总得看看喜欢的频道现在流行什么类型的文一样。

了解市场才能赢得市场。

接着去供销社。

这年头供销社里的多数东西都要票,紧俏的一大早就卖空了,下午人比较少。

她也没有逛的心思,随身超市就够她逛了,虽然除了生鲜熟食区其它的都只能看不能动。

直接买了信纸回家。

回城同样走得痛苦,周云梦想如果不是林家人看着太累又对她挺好的,为了名正言顺心安理得地继续懒下去,自己还真不一定愿意大热天的走这一趟。

毕竟秋老虎余威还在。

要去也得等三天一次早上在村口搭村里的牛车去县城才行。

牛车是生产队的,为了方便来往县城的村民,一趟收两分钱,回头钱都交给大队。

负责赶牛车的吴叔则算工分来着。

距离清河生产队一公里的林地泥路空无人影,周云梦把报纸和杂志社拿在手里,又从随身超市拿出早就备好的两斤五花肉放进竹篮子里,这才继续往前走。

终于回到家,小孩子不在,厨房有动静应该是罗静回来做饭了。

周云梦先回房间坐下来歇了会,人不热了小腿也没那么酸了,这才拿着竹篮子去厨房。

罗敏正在做饭,今晚有鸡蛋白菜汤,打了足足四个鸡蛋,是道不错的荤菜。还有蒸地瓜混着米饭,炒个青椒。

秋收前分的那块猪肉还剩了一半,得留着过两天再做。

猪肉油水多,这会大家都累,不能一下子吃完,隔三差五吃点,秋收就熬过去了。

听到声响她回头惊讶:“三弟妹,你回来啦?”

实际上罗敏想的是,她怎么进厨房来了?

要知道周云梦嫁过来后,进厨房次数少得可怜,进来也不是为了帮忙,都是为了拿猪油渣吃。

“嗯,我买了两斤五花肉回来。”

周云梦说着,掀开盖在竹篮子上的布,露出里面白花花肥瘦分明的五花肉,整整一大块。

罗敏还以为自己年纪轻轻耳背了,就瞧见那漂亮的五花肉,足足两斤啊!

她震惊张大嘴巴:“三……三弟妹,你哪里买的这两斤肉?”

这年头肉难买,农村人哪来的肉票,还是她家有个当兵的三叔每月才能有一两斤肉票。

去县城买肉也不容易,天还没亮去排队都不一定能买到。

结果!

老三媳妇下午出去一趟就带回来两斤猪肉,还是那么漂亮的五花肉!

想到一种可能,她惊慌问:“该不会是去那个地方买的吧?贵不说还危险,你可别犯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