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集 举国大婚 雪泥鸿爪(第7/21页)

当年,中原芒砀山有一大宗,宗主‘太霞真隐’梁行一精通释、道、儒三家经典,与白马寺的替心大师乃是方外至交,梁行一经常携妻西门慧到寺中拜访,二人参禅论道,颇觉心曲款通,见地相近。也正因为如此,两人每每深究佛理,开启疑窦,精益求精。忽一日,两人谈到道家性命双修,佛家定慧之法,梁行一只觉道家偏重于命,佛家孤修于性,却遭替心大师一场反驳,道:“人自生身而来,先得天命之性,继而因性立命,其实只是一个‘性’字。道家之法门乃是以命全性,而佛所说只性,也正是如此,定久生慧,慧开见性。其实两家只是一家而已,没有高下之别,不过万法归真而已,说的都是一个‘心’字。”

梁行一颇觉不服,极尽辩解之能事,坚持到底。替心大师见他落偏,当下入阑台石室取出一卷《佛本生经》让他参阅,梁行一一见之下,骇然震慑,这倒不是他心中疑窦被解,而是这部江湖中人争相寻求争夺的圣典却在此地。当即就起了歹心,经书还给替心大师,只道自己要回去好好想想。替心大师一心渡人,又素知梁行一颇具慧根,才毫无芥蒂地将经书拿给他看,却不料招来了一场江湖中人的腥风血雨。

梁行一回去之后,想了许久,终于还是忍不住名利的诱惑,决心要将书中秘密窃出,当下他自己回忆了看那卷书的经过,只觉那卷经书秀整典雅,卷轴乃是竹轴,似乎中空。以他的聪明才智,立刻想到问题可能就在卷轴之中。当下他打定了主意,要妻子以后去时经常陪替心大师下棋拖住他,自己只装作在一旁观书,在要趁替心大师不注意时,将轴中秘笈取出。

后来,他们就装作到洛阳西门慧的娘家省亲,只说西门慧的母亲重病,需要时时照顾,他们夫妇就在洛阳住了下来,因此也多了和替心大师接触的机会。开始时,西门慧陪着大师承下棋,梁行一只是装作观看,并不急着取走秘笈,他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在看过多次之后,直到替心大师似乎丝毫不作怀疑,才趁机迅速地取出经书中所藏的秘密,然后只说自己还是有些不懂,求观其余三部佛典,那替心大师一直推脱,直到后来推无可推,只好叹了一声,任他去看。如此,梁行一两夫妇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将四卷经书中的秘密尽数取出,回归了芒砀山。但也正因为此事,西门慧大生反感,一气之下,不顾身怀有孕,毅然出走江湖,再也没有回过芒砀山,这腹中的孩子,就是后来在崔海流霞渚出生的崔韵儿。而这四部分秘密组合起来,却正是江湖中人争得血雨腥风的《凌虚秘旨》,其实不过是‘渡厄神掌’而已。只是四个部分次对武功的论述,博辨深罔,精警透辟,令人不明次序,梁行一花了十年的时间排列推敲,不敢轻易地遽然下手修练。

一言及此,梁行一血汗交夹的面上尽是愧疚之色,叹道:“亏我号称精通三藏经典,自诩聪明过颜回,对于竺法兰神僧的精妙法语丝毫不加参研,却尽取了这无用的武功前来修炼。在后天色相之上徘徊了这么多年,造作多端,积孽无数。如今想来,其实当日替心大师分明已经知道了我的用心,不忍看我坠落,最初拒绝将其余三部经书给我观阅,无疑是怕我误入太深,想是后来见我如此执着不放,无耐才让我自己取去。有道是佛来渡我,我却弃大道而去,今日有此结果,已经是轻贷了……”

慕容焉这时闻言,也不禁重重点头,道:“竺法兰神僧将那四部掌法放在佛经之中,旨在让观书者以武炼心,由武入真,区区一套掌法,即使再厉害,也不过是无明的一种,神僧书中所蕴大道,才是真谛,这乃是以无明炼无明的法门,掌法不过是过河的竹筏,过了河,自然弃筏不用了。”

梁行一闻听慕容焉一席话,浑身一震,猛地恍然大悟,脸上已是泪光潸然,颤抖着道:“没想到我梁行一参研多年,竟不及你一朝悟道……”一言及此,他张口就是一口鲜血,脸色惨变,连呼“真尊谅我,真尊谅我……”良久复道:“我若是……若是早知道这个道理,也不会弄成今日这般,只怪我心魔孽重,此生无缘得窥真机……”一言及此,不禁泣血痛哭。

慕容焉道:“前辈,那你又为何变成今日这等境遇?”

梁行一被他一言唤醒,急忙停了哭泣,想到自己时光不多,当下接着讲了下去。

后来,梁行一十年未能得知顺序,就心生一条毒计,那时他让众弟子品剑,说是要为女儿招婿,并要传授衣钵。其实不过是想找个性格不偏不倚、聪颖绝慧的人来试练此功,若是有差迟,他便知顺序不对,希望以此来排列出那四部分的真正顺序,因为他实在等不及了。要是如此算来的话,若无特例,首部功法就需要四人,第二部需要三人,第三部需要二人,当然到了第四部,他就不用别人来试炼了。因此这套掌法可能需要牺牲九个聪明绝顶的人。而他选中的第一个就是他的侍者——顾云趾。这件事在前章曾经提到,此处不再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