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大漠藏龙 九重惊蛰伏风尘侠隐 一剑看雄飞(第3/7页)

走了两天,山势愈来愈险,这一日唐经天翻过了山脊,远远见到山背升起的袅袅炊烟。唐经天心中一喜,但随即想起,群山重叠,虽似近在眼前的景物,也常常要跑大半天,要找到那山背人家,只怕还得两天路程。唐经天放快脚步,忽见天色突然阴暗,原来已走到雀儿山最险窄之处,两面山峰,紧相合抱,山石层层对立,最狭窄处,相去不过二三丈距离,曲曲折折,好似重门深锁。走了一段,忽听得前面有喘息之声。

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身倚危崖,气喘吁吁。唐经天喝道:“你是谁?”那汉子咿咿呀呀地发出两个模糊的声音,唐经天再走前两步,那汉子突然伸出两只手来,喘气说道:“那位客官,可怜可怜我这小叫化吧!”

唐经天张眼一望,蓦然吃了一惊,这汉子伸出来的两条手臂,上面结满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疙瘩,十指弯曲,满面红云,面上下颊,左右也各有一个疙瘩,看来竟是个周身毒发的大麻疯。唐经天虽无世俗之见,在这阴森可怕的山道骤然见着这麻疯的怪相,也不由得倒退三步。那汉子张着一双失神的眼睛,呆望着唐经天,好像是饿了几天的样子,静候他的布施。

唐经天一定心神,深觉奇怪,麻疯患者南方最多,西北极少,在川西“野人”之地见到麻疯,已是一奇,这雀儿山是人迹罕到之地,这麻疯居然能来到此处,更是一奇。但随即想道:“是了,他一定是逃避世人,涉过万水千山逃到此处来的。”要知清代的医学远不如今日发达,麻疯本来不会传染,但当时的一般人却深信麻疯必会传染,把麻疯患者看成最最危险之人,一发现有人患了麻疯,就立刻要将那人烧死,将骨灰深深地埋于地下。由于西北麻疯患者极少,识得此病的人不多。因此有些病人,不辞翻山涉水,希望能来到西北山区,苟延残喘。这等于长途逃难,但逃难尚有人布施,麻疯却是人见人怕,麻疯患者不敢投村宿店,不是饥饿而死,便是力竭而死,能到西北逃生者百不得一。

唐经天思念及此,不觉起了怜悯之情,想道:“他身罹恶疾,宁愿逃入深山与鸟兽为邻,这是何等可哀,又需要何等勇气!”便从囊中取出一条烤熟的羊腿,掷过去道:“给你!前面野果极多,你可以自己采摘。”羊腿落在那人跟前,那人却不俯腰去拾,他眼睛却突然一闪,一双晶亮的眸子,发出骇人的光芒。这刹那间,唐经天忽觉此人虽然形容丑怪,但却是眉清目秀,不类常人。尤其在眼睛张开之时,那眼光如同闪电,竟似练武之人一样。那麻疯患者双眼一张便阖,又变得憔悴无神,慢慢弯腰去拾那条羊腿。唐经天道:“喂,你叫什么名字?是练过武的么?”那麻疯坐在地上,捧着羊腿大嚼,竟似听而不闻。

唐经天心道:“嗯,他是饿得慌了。”又暗笑道:“我问他这些干嘛?就算他是武学中人,我也不能与他做伴。何况,我又急着赶路。”只见那麻疯患者一下子就嚼了半条羊腿,倏地又张开了眼睛,狠狠地盯了唐经天一眼,那眼光似是愤怒,又似憎恶,比适才更是骇人。在如此阴沉的山谷之中,一个大麻疯露出如此的眼光,唐经天也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提起脚步,展开身形,在他身边疾掠而过。

走不到十步光景,刚到山坳之处,忽听得轰的一声,一块磨盘般大小的巨石,突然从上面掉下来,山道狭窄,转身亦难,唐经天奋起神力,双臂一托,将那大石一掷,只听得轰轰之声,震耳欲聋,那块巨石带动山泥,堕下深谷,唐经天回头一瞧,只见那麻疯提着一根拐杖,顶着上面的一块大石,唐经天喝道:“你干什么!”话犹未了,又是轰隆一声巨响,那块巨石凌空飞堕,声势比刚才还猛。唐经天站稳脚步,大喝一声,双臂一托,又将那块巨石掷下深谷。泥土飞溅,枝叶飞舞,霎时之间,竟自张不开眼睛,待到张开眼睛之时,那麻疯已不见了。

唐经天大愤,喝道:“素不相识,你为何加害于我?”“你为何加害于我?加害于我,于我……”群峰回响,久久不绝!那麻疯患者已不知躲到哪儿去了!

唐经天自下山以来,亦曾经历过不少惊心动魄的怪事,但从无一次有今日之怪异!这大麻疯竟然是个具有绝顶武功的异人,此事已是不可思议!更令唐经天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对这个麻疯有恩无仇,实不明他何故如此阴险伏击,难道真是泯灭了人性不成。

走出山坳,天空豁然开朗,山路盘旋倾斜,这是雀儿山的南面,形势远不及北面险陡,有山路即是已有人迹,唐经天舒了口气,一直奔出十余里地,再也不去想那莫名其妙令人憎厌的麻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