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扬州祝寿(第7/8页)

林无双念一副对联道:“读生前浩气之歌,废书而叹;结再世孤忠之局,过墓兴哀。”说道:“这副对联写得好些,但只是一片伤感,灰溜溜的,也算不得上乘之作。”孟元超笑道:“你瞧这位撰联的人是谁。”林无双道:“啊,原来这个人是个什么‘太史’,名叫蒋心余。”

孟元超笑道:“这蒋心余是清廷的名翰林(按:清例修史属之翰苑诸臣,故翰林亦称“太史”)。一位太史公,能够写出这样一副对联,也是难得了,不可苛求。”

再看下去,墓柱联写的是:

心痛鼎湖龙,一寸江山双血泪;

魂归华表鹤,二分明月万梅花。

林无双摇了摇头。说道:“也不好。什么心痛鼎湖龙,这只表扬史可法对皇帝的忠心而已。大概也是什么官儿写的。”

孟元超道:“这副不知道是谁写的对联,似乎好一些了。”林无双念道:“生有自来文信国,死而后已武乡侯。”说道:“武乡侯是诸葛亮,后一句用的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故,这我知道。文信国想必是指宋末的大忠臣文天祥了,但‘生有自来文信国’,我却不知用的是什么典故?”

孟元超道:“这不是典故,是民间的一个传说。相传史可法的母亲梦见文天祥来投生。”

林无双笑道:“这虽然也是鬼话,但却表现了百姓敬仰民族英雄的心理。比那个什么谢知府造的鬼话好得多了。但这副对联还是稍欠文采。”

孟元超道:“你再看这副对联,满意了吧?”

这副楹联悬挂在偏殿,写的是:

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

葬衣冠,有淮南坯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林无双这才赞道:“不错,这副对联夹叙夹议,有史实,有感情,又有议论,的确是文采斐然。江北孤城,淮南坯土,那是切合史可法死守扬州的故事。风中劲草,岭上梅花,这是颂赞他的品格,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劲草、梅花的风格。做人是该做风中劲草,傲雪梅花。这样的对联是比只赞扬他对君主的忠心好得多了。”

孟元超笑道:“你的这段诠释足以和原联比美,说得真好。”林无双笑道:“我没有读过许多书,胡乱说说,你别拿我取笑。”

两人本来还要再看下去,忽听得外面有脚步声,但还在远处,未曾走近祠堂。孟元超道:“咱们来了半天,总算又有两个游人来了。嗯,敢于来游史公祠的人,即使不是我道中人,也是得有一些胆量的了。”

不料这两个人却没进来,只听得他们拍了两下手掌。

随即听得又是两下掌声,孟元超皱了皱眉,低声说道:“这次来的三个人,看来大概是什么江湖人物在这里秘密约会。”林无双道:“既然如此,咱们赶快溜走,别给他们碰上。”孟元超沉吟半晌,说道:“偷窥人家的秘密,固然是江湖大忌,但倘若同道中人,岂不又是失之交臂?”

话犹未了,脚步声已经停止,两方面的人似乎业已会合。有一个人哈哈大笑起来,另一个人却发出“嘿嘿嘿”的一连串干笑。

孟元超吃了一惊,心道:“这两个人的笑声,怎的我都似曾相识?”心念方动,只见林无双变了面色,在他耳边悄悄说道:“一个是宗神龙,一个是牟宗涛!”

孟元超当机立断,说道:“他们现在是在外面松林之中,咱们从后门出去,听他们说什么。”

两人放轻脚步,经过史可法的衣冠冢,走上山坡。林无双道:“我进去看,你在这里暂且躲藏。我若是给他们发现,你再出来。”孟元超的轻功不及林无双,孟元超知道她是恐怕自己给敌人发现。宗神龙和牟宗涛的武功都是非同小可,一给发现,只怕就难以脱身了。孟元超道:“好,但你不要走得太远。”

林无双找了一棵枝叶茂密的古松,跃上树顶,掩蔽身体,聚拢目光,朝那声音来处看去。只见宗神龙和两个人正在缓步向着牟宗涛,和牟宗涛同来一起的那个人竟是御林军的副统领石朝玑。

宗神龙发出了一连串的“嘿嘿嘿”干笑之后,说道:“牟宗涛,我以为你的眼睛已经没有我这个师叔了。”

在宗神龙后面的一个老者笑道:“两位本是同门,如今又是一条道上的人,就且看在我楚天雄和石大人的分上,过去有什么梁子,尽都化解了吧。”

牟宗涛道:“楚老先生说得好,宗师叔,咱们现在是利害相同,所以我愿意接受石副统领和楚老先生的调停,你若没有诚意,那也就算了。”

石朝玑忙道:“请大家以大局为重,别说意气的话。”

宗神龙哈哈笑道:“冲着你叫我这声师叔,我焉能还记旧仇。好,那咱们就好好谈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