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闯入重重机关(第6/13页)

“理”是将已经探到的镜面情况进行整理,找出踩踏之后不会带来坎面变化的点,然后梳理出一条路线来。交叉斜行也好,弯转曲折也好,进进退退也好,总之最后的目的地必须是在“照天镜”的那一边。而且除了路线外还要根据每个落脚的点位理出一套步法,或蹲或跳、或扭或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步的平稳。

第四步就是“记”,记住已经梳理好的路线和步点。因为在接下来走过“照天镜”的过程中,将不能再用眼睛看路。目光要始终保持游离、分散的状态,这样才不会被镜面带入视觉误差和动作误差。但是又不能闭眼而行,至少要用余光辨别大方向,同时还要注意周围会不会有突袭,过程中会不会还有未曾发现的实际障碍。

前面三个步骤齐君元做到位之后,最后一步对于其他几个人都算不上难事。在离恨谷中学习刺杀技艺时,快速强记也是必须训练的项目之一。因为不仅是过坎面,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刺活儿中有些刺局是完全设计好的,一步一式、距离位置等等都必须记住,然后严格按照实施。也有一些多人配合的刺活儿,刺局步骤是临时策划而出的,每个人都要快速记住自己要做的事情,出手时机等等信息。所以齐君元盘算出的路线、步法虽然很是繁杂,但范啸天他们都很快清楚地记住了,并且紧随齐君元身后迈步、折转、蹲跳闯过了“照天镜”。

穿石坊

过了“照天镜”之后,齐君元没有马上继续往里走,而是在坎边蹲下来,用手摸了摸那些晶石的石头缝。然后又在经过一个花坛时顺便探头往里面和花草灌木下看了看,然后才继续往里走。

没人知道齐君元过坎之后为什么还要再看一看,也没有人关心他为什么还要在此踌躇片刻。这是因为他们到现在仍是丝毫不知齐君元下一步的计划,否则的话,他们也会在这里好好查看一番的。

没多远就是“穿石牌坊”了。有人说,“震魂桥”的主要作用是想把闯进来的人吓回去,“照天镜”的主要作用是让人举步维艰知难而退。但如果有人闯过了这两道坎面儿,那就说明来的是高手,而且此来是有准备、有目的的。所以第三道的“穿石牌坊”便再不容情,这是一道杀坎,要将所有企图闯入的人砸死在这里。同时它还是一道消息,机栝上暗带信线,可以通过暗埋的竹管启动下一处机关布设段的示警信号,让下一处把守的坎主或操杆早做准备。

也就是说,进入“穿石牌坊”后才是真正进入了秦淮雅筑,解坎破兜的对决从这里才是真正地开始。

“穿石牌坊”是一道极具威力的机关,但由于使用的材料粗重庞大,所以它却算不上非常巧妙的一道坎面。齐君元一眼就看出了“穿石牌坊”的设计技法、杀伤特点与离恨谷的兜子“石神守山”相似,而且从变化动作上还不如“石神守山”灵活、精确。

但是齐君元偏偏在这道坎面前僵立了很长时间,迟迟不敢动手破解。这是因为“穿石牌坊”的机栝上暗带信线,一旦坎面动作,下一段坎面附近的守卫和操杆就都知道有人闯入了,如果再将信号继续往里传,很快秦淮雅筑里的每一个人都会被惊醒。而齐君元这次设计的刺局中,至少是要悄无声息地过了“鬼肠子”十九个结上的第一个结,才能让秦淮雅筑中的人发现他们已经闯入。

“穿石牌坊”是用许多大石搭建而成的。之所以说是搭建而成,那是因为除了石基以外,其他所有石块之间的搭接全未采用槽榫扣接的方式,也未采取糯泥粘砌(过去的大型建筑在砌石块、砖块时为了牢靠会采用煮熟的糯米饭混入泥中搅拌,这种砌泥就叫糯泥)的方式,而是直接叠搭着。看着就像随时会倒,实际上这些石块中间都有凿穿的圆洞,中间穿有粗绳连接,所以即便石块之间没有搭到那也是不会掉落的。“穿石牌坊”的名称正是由此特点而来,而这道坎面机关的动作变化也是由此而来。

石块上有贯穿的圆洞,而圆洞的两端也就是与其他石块的搭接处都会凿出一个碗状的凹槽,圆洞就在碗底正中。两块石块搭接,各自的碗状凹槽对合后就成了一个球形槽。然后在所有的搭接处,都加入一个同样有着贯穿圆洞的石球,石球同样穿在粗绳上。这样借助圆球和球形槽相互间圆滑的关系,便如同给这座石牌坊所有搭接处都安装了一个灵活的关节。

一座整体用粗绳穿起来的石牌坊,一座上上下下全是灵活关节的石牌坊,在地下暗藏机栝的带动下,可以倾斜,可以抖动,可以扭转,可以上半部分折垂下来,可以从上到下全部倒塌,甚至可以将所有石块瞬间纠缠成一堆。这就如同一个用大石做出的破碎机器,只要有人进入它的范围并触动了它的启栝,拍、砸、压、扫、挤、拧各种动作变化层出不穷,不管是谁只要身在其杀伤范围内,都会瞬间变成骨骼全碎的一摊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