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相逢如梦断柔肠(第3/12页)

他推测此人定是罗举无疑可是他方才用小刀挑判已经失败了,所以再度前来,难道他觅得无坚不摧的神物利器。但这一说也是不对,要知若是他找来了神物利器,这绳索岂不是一触即断,何须慢慢拉扯,他想来想去都感不对,陡然间大惊忖道:“此人莫非不是罗举?”若然不是罗举,那么就只有花天眉才会前来救他了,个想法使他又是紧张又是兴奋。

他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制止住自己不转头去瞧看,熬了许久,房门一响,李策回到房中。

桓宇大为焦急,发觉那人已躲入床下,这才松了一口气。

李策进来瞧了一眼,随即便匆匆出房去,床下之人钻出来又在他腕上绳索拉拉扯扯的弄着。

现在才是最紧张的关头,倘若他这时去查看,定然发觉他朝向外边的双手之间的绳索解开的情形,因此这个来救他之人纵是藏在床下,也不中用了。

他忧心征忡地倾听着外面的声音,真有渡口如年之感。

过了一会,手脚已恢复了自由,桓宇心中叫声谢天谢地,转头一瞧,那人竟是日月约罗举而不是花玉眉。

罗举满面含笑,把手中的东西递给桓宇瞧,原来是几支钢针和一个极小的尖嘴子,桓宇这才明白他是利用这些东西挑钳开死结。

罗举轻轻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这是一位公门好手教我的,我要走啦,你一个应付得了他们吧?”

桓宇悄声道:“应付得了,罗兄请吧,这番思德,必有图报之日!”

罗举笑一笑,在社消鼾声中推窗出去,桓宇一直小心的倾听着,过了许久,没有特别的声响,可知罗举已安然的撤退。

那李策是匿身高处瞧着救火情形,这时火势大减,便回到房中,只见杜消熟睡如泥,动也不动,当下走入内间,只见桓宇裹在被窝中,睡得十分舒服。

他正要退出,突然间大吃一惊,心想谁给桓宇盖上被子的?

当下掣出长剑,轻轻走到床边,桓宇睁开眼睛,道:“李兄回来了,火势怎样啦?”

李策道:“火势已被压住了……”话声中刷地一剑向桓宇咽喉要害刺去。

桓宇的被窝中飞出一根竹子,撩背削腕,口中道:“李兄何故忽下毒手?”说时,翻身落地。

李策剑发如风,连环疾疾攻数剑,口中大喝道:“社消快来!”

桓宇以一根竹子,把他攻势全行拆解,目中嘿嘿冷笑道:“不用啦,他太过贪题,已被兄弟点了穴道。”

他使出奥妙招数反攻,一连七八招,便把李策迫到墙角。

要知桓家剑法以意见长,专用竹木之物代替真刻,因此他手中虽是一根竹子,却比真剑还要凌厉毒辣得多。

李策深知对方武功高强,若是被竹子碰上一下,非死即伤,因此不敢丝毫大意,这封退到墙角,退无可退,也冲不出去,只好用尽平生绝学,作困兽之斗。

此人一身武功得廉冲亲自传授,非同小可,桓宇施展家传剑法,攻了十七八招,仍然不曾得手,不禁触动了胸中杀机,心想此人为廉冲卖命,乃届武林败类,杀死了此人,就等于为世除害,还可以削弱对方力量。

杀机一起,便凝想当年战场上厮杀血战的情景,霎时间满腔俱是腾腾杀气,墓地退开两步,缓缓举起竹子,比出砍劈的架式。

李策但觉对方无可抗御的威力杀气,心头大震,手中长剑不觉坠跌地上。桓宇竹剑疾劈落地,受时把李策劈死,接着奔出外间,找寻了一阵子,不见那柄飘香剑的下落,他也不放在心上,大步推门而去。

这一次被擒使他怀有奖大警惕之心,同时也十分痛恨竺公锡以及廉冲、萨哥等人,认定他们都是不守信话之辈,以后决计不相信他们的话。

他本诗杀尽李社的从人,但回心一想,这李杜二人的尸体已够他们这一千人好受的了,便改变了主意,施展出轻身功夫,离开客店。

两日之后,他已到达大名府地面,略一打听,便找到座落在城南郊外的慈云庵。

此庵占地不少,左右都有密密的竹林,背后青山环抱。前面则是平畴旷野,景致幽美。

桓宇不但梳洗整洁,还换了一套新衣,容光焕发,潇洒俊拔,身上不带兵器,不识得他的人,定然以为他是世家公子独自出游。

转过尼庵,但见左侧一座石崖上面,筑建得有一间石室,崖上松柏环植,甚是宁温寂静。

桓宇在崖下凝望了一阵,想到花玉眉就在这幢石屋之中,不由得一阵心跳,不敢举步。

过了许久,他的心情才渐渐平复,缓缓举步沿着小路走去,不一会便走到崖上。

那幢石屋的门户正对着他,左方便是慈云庵,此时可以见到庵堂的后墙和屋顶。

两扇木门紧紧闭着,他瞧不出方麟是否已经来过,走到门前,还是不禁踌躇了一阵,这才举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