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星猿蛇影(第8/9页)

来的正是谷缜,他到了楼梯口,看到楼上情形,又听见二人诀别,心中也是难过极了,听到最后两句,再也按捺不住,退到楼下,扶着那张石桌,浑身发软,几乎瘫倒在地。

确如姚晴所言,此次西行,谷缜不但身子劳苦,心亦疲累之极,几乎穷尽了平生所有的才智,调动一切可调之人,调动一切可调之物,百日之中,跨越万里,成就前无古人之壮举。然而历经艰辛,来到此间,却又只是如此结果。一时间,他满嘴苦涩,生平第一次尝到绝望的滋味。他双手攥着桌缘,心中翻来覆去的只是一个念头:“大哥视我为兄弟,我却这么没用……大哥视我为兄弟,我却这么没用……”不知不觉,眼前模糊一片,眼泪顺颊滑落,滴在桌面,尘埃化开,透出细微莫辨的花纹。

谷缜心细如发,纵在此时,仍是机敏过人,一眼瞧出异样,忍不住伸手拂开灰尘,发觉那些细密花纹一非雕塑,二非文字,而是一幅水势图。谷缜心头微动,攒袖拭尽灰尘,但见石桌顶端,刻着“海阵图”三字,凝神细看,图中所绘,正是之前经过的那片水阵。阵中的礁石无一不备,六尊石猴也以图像标明,就是小岛方位,也是一目了然。

谷缜看了一阵,大觉失望,猜想这海阵图或是当年西昆仑父子、祖孙推演阵法之处,入阵之前看到却是极好的,而今破阵至此,这幅海图实已无用,当下不胜灰心,撇在一旁,蹲在地上苦想:“如今五条线索,尚存‘蛇窟’,难道说这岛上还有毒蛇窟穴?可我一路行来,只见飞鸟,绝无野兽爬虫。前四条线索都是彼此关联,按理说,蛇窟也不会例外,必与‘猿斗尾’大有关联……猿斗尾,猿……斗尾……”

心念至此,谷缜脑中忽如电光闪过,腾地站起,凝视桌上阵图,同时伸出左手食指,以指代笔,将那石猴标记一一串起,霎时间,六只石猴串连如勺,竟成北斗之形。

“猿斗尾?猿斗……”谷缜又惊又喜,心念电转,“原来这三个字竟是双关之意,一指石猴之尾,二指这石猴暗合北斗七星之数。不过此间只有六尊石猴,北斗七星,还缺其一。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以勺为首,以柄作尾,斗尾当是摇光,图中缺的也是摇光,北斗七星四季指向不同,但七星之间的距离方位却是千年不变的……”

一念及此,谷缜细看阵图,画图者必是着意刁难,并未标明,所幸谷缜自幼酷爱航海,北斗北极乃是航海家千古不移的指针,他夜夜观望,北斗之形早已烙在心间,如今七星中六星定位,摇光一星呼之而出。谷缜略一计算,发现第七星不在别处,正在岛屿西南。

谷缜狂喜不禁,出门奔到高处,从怀中取出罗盘,磁针一转,立时指明摇光方位,当下一阵风奔了过去。

一路上树藤交缠、草木齐身,一眼清泉汇集成溪,叮叮咚咚流向大海。溪边散布若干药材,田七、黄芪、天门冬,均是中华之物,谷缜不由心中叹息:“这些药材一定都是花祖师带来的,可叹她一代圣手,却不能造福华夏,流芳千古,反而老死绝域,寂寞无闻,人生大悲,莫过于此。”

溪回路转,树木渐稀,前方陡然开阔,一座观星石台平地耸起,下宽上窄,形如金字,阶梯严整,面朝大海,虽已藤蔓丛生,苔藓斑驳,然而气象巍峨,一如故往。

谷缜看在眼里,不觉心生肃然,拾级而上,来到台顶。齐身的荒草间,浑天仪偶露峥嵘,地动仪半遮半掩。立身台上,苍茫大海尽收眼底,一道石阶曲曲折折,顺着台顶直抵海边。

谷缜游目四顾,分开一处长草,只见浑天仪旁蜷着一尊石猴,穆穆端坐,正是“摇光”猴无疑。石猴身后,亦有一根尾巴,高高翘起,指定远处,谷缜顺势望去,下台的石阶在日光下投出一片暗影,没入嵯峨礁石之间。

谷缜举步下台,沿途察看,却是一无所获。想到姚晴生死在即,焦急起来,找来一根树枝,沿途乱捅,只盼捅出一个洞穴,从中钻出一条大蛇。这么边走边探,不多时便至海边,再往下去,已是冰凉海水。

谷缜立在海边,沉思一阵,忽又回到台上,注视猴尾所指之处。此时日已向西,天边涌出绚烂霞彩,阶梯暗影徐徐收拢,变化得细细长长。这时间,谷缜的心子猛地一跳,惊奇地发现,太阳越西,石阶的阴影越像一条大蟒,头尾俱全,栩栩如生,曲折的腰身从黑暗中汲取了灵性,摇头摆尾,与西沉的夕阳背道而行,慢腾腾游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