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八图合一(第10/13页)

陆渐接过天部秘语,仔细一看,却是“丧之齿难、天葬辞在”八字。众人心中好奇,全都凑上来观望,谷缜沉吟道:“地母娘娘,这八条秘语,当有一定次序。”温黛道:“应是按八部顺序排列。”谷缜道:“西城八部,依的可是先天八卦?”温黛点头道:“是!”

谷缜当即推演:“天一,泽二、火三、雷四、风五、水六、山七、地八。天图:丧之齿难、天葬辞在;泽图:大下白而、指历珠所;火图:之上长薄、东季握穴;雷图:还颠有菲、柄日自株;风图:周白响质、吟昔之根;水图:卵有如山、隔春山其;山图:以旌也雪、树皆涡屋;地图:持共和若、拥下于白。”

他边说边写,按先天八卦顺序,重抄了一遍秘语,这时看来,却是:“丧之齿难、天葬辞在、大下白而、指历珠所、之上长薄、东季握穴、还颠有菲、柄日自株、周白响质、吟昔之根、卵有如山、隔春山其、以旌也雪、树皆涡屋、持共和若、拥下于白。”

众人对着这一段话冥思苦想。过了时许,谷缜一拍额头,忽道:“思禽先生将这六十四字分为八图,每图八字,必有深意,也许八字一行,才能看出玄机。”于是八字一行,重新写为:

持以卵周还之大丧

共旌有白颠上下之

和也如响有长白齿

若雪山质菲薄而难

拥树隔吟柄东指天

下皆春昔日季历葬

于涡山之自握珠辞

白屋其根株穴所在

六十四字纵横八字,自成方阵。姚晴道:“这有什么玄机?”谷缜道:“古代有种‘璇玑图’,文字纵横成方,回环可读。‘璇玑图’都能横着读,这些字为何就不能横着读?竖着读不通,横着读也许可以。”

众人精神一振,纷纷横着念诵,从左往右,从右往左,仍觉不能读通。姚晴忍不住道:“臭狐狸,这法子不通,一百个不通。”

谷缜并不理她,注视那图,直觉从左往右,若有文气贯通。他沉思半晌,忽道:“大美人,你没写错?”姚晴怒道:“那还用问?”谷缜道:“你可敢发誓?”姚晴脱口道:“怎么不敢?我若有意写错,叫我御物不成,反为物噬,驭土不成,反被土湮。”

她修炼“周流土劲”,这个誓言十分郑重。谷缜无话可说,想了想笑道:“大哥,向你借一个人。”陆渐道:“借谁?”谷缜笑道:“‘不忘生’莫大先生。”

陆渐道:“我叫他去。”转身出了厅堂,过了半晌,莫乙独自进来。谷缜忍不住问:“陆渐呢?”莫乙道:“他让我来,自己去后院了。”温黛皱眉道:“他是天部之主,‘八图合一’是我西城的大事,他怎么可以不闻不问?”

谷缜看了姚晴一眼,苦笑道:“你得问她了……”姚晴心中微乱,抢先说:“跟我有什么干系?什么天部之主,在我眼里,狗都不如。”温黛脸色一变,怒道:“姚晴,你胡说什么?”姚晴哼了一声,冷冷别过头去。

谷缜笑道:“莫大先生,你看这字图,纵横读来,可能读通?”莫乙躬身上前,瞧了一遍,闭上双目说道:“奇怪,奇怪。”

谷缜道:“怎么奇怪?”莫乙道:“这些文字,竖着读是不通的,横着读嘛,少了若干文字,所以奇怪。”众人见有眉目,精神均是一振。

莫乙手指方阵,从左到右说道,“横着读,先得知道怎么断句!第一句断在‘之’字,念作‘持以卵周还之’,但可惜少了一个‘龟’字,原句‘持龟以卵周还之’,出自《史记·龟策列传》。

“第二句断在‘旌’字。‘大丧共旌’,少一个‘铭’字,原文是‘大丧共铭旌’,出自《周礼·春官·司常》。

“第三句是‘有白颠’,缺‘马’字,念作‘有马白颠’,出自《诗经·车邻》。

“第四句为‘上下之和也如响’,出处是《荀子·议兵》,原文是‘上下之和也如影响’,缺了一个‘影’字。

“第五句为‘有长白齿若雪山’,这里少一个‘鲸’字,‘有长鲸白齿若雪山’,乃是李白《公无渡河》中的一句。

“第六句是‘质菲薄而难’,少一个‘踪’字,所谓‘质菲薄而难踪,心恬愉而去惑’,出自《隋书·萧皇后传》。

“第七句‘拥树隔吟’,少一个‘猿’字。唐代杜牧有诗云:‘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第八句‘柄东指天下皆春’,出自《鹖冠子·环流》,少一个‘斗’字,全文是‘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第九句嘛,‘昔日季历葬于涡山之’,出自《吕氏春秋·开春》,缺了‘涡山之尾’的‘尾’字。

“第十句则是‘自握珠辞白屋’,少一个‘蛇’字,刘禹锡诗云:‘自握蛇珠辞白屋’,就是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