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卷 第 二 章 网中纵横(第3/4页)

“小施主,不可如此!”一声浑厚的声音响起,痴愚禅师右手微扬,无形掌风悄然而起,向牧野栖手中长剑席卷过去。

牧野栖倏觉手中之剑突然承受了一股极为强大的无形之力,手臂一紧,长剑几乎脱手飞出。

一惊之下,他急忙脚下一错,斜斜倒踏半步。手中之剑顺着痴愚禅师那浑厚无匹的内力而出,在空中划出一道让人目眩神迷的弧线,竟在对方强悍的劲气之下,顺势而作,将剑抵于池上楼的胸口心脏处!

一接之下,牧野栖与痴愚禅师同时暗惊,牧野栖心知若非痴愚禅师心怀慈悲,只取他的剑而攻,如改为攻击他本人,那么此时他绝难顺利地将剑抵于池上楼的胸前。而痴愚禅师因教人心切,故一出手就已用了七成功力,没想到对方如此年轻,却已有非凡剑道,竟能顺势而作,手中之剑既未脱手,也未折断,实是大出痴愚禅师的意料之外。

此刻,牧野栖的剑抵于池上楼胸前,双方立时出现了僵局。

牧野栖当即很恭敬地道:“晚辈不得已冒犯禅师,望禅师宽宏。”说话时,他的剑尖仍是不离池上楼前胸。

池上楼身为名门弟子,备受江湖人物尊敬,如今却被一少年以剑威胁,心中极度不忿,加上有伤在身,脸色极不好看。痴愚禅师本为正盟盟主,天下共知,思过寨则为正盟一支,牧野栖如此对待池上楼,无疑近于羞辱于正盟。

痴愚禅师缓声道:“小施主,凡事应适时而止,何必如此咄咄相逼?你若信得过老衲,就说清事由,分个是非曲直,青红皂白。”

牧野栖道:“禅师乃武林泰斗,一言九鼎,晚辈自然信得过,晚辈并无与池大侠为故之心,只是缘由一场误会……”

“误会?我师弟戈无害亲口告诉我杀他的凶手是你,你就要杀我灭口,又有什么误会可言?我池某技不如人,你将我性命取了便是!若是你此刻不杀我,日后我必为师弟报仇!”他一口气说完这一段话,忍不住一阵剧烈的咳嗽。

痴愚禅师低诵一声“阿弥陀佛”,随即道:“池大侠伤至如此,小施主既然自忖无错,便请相信老衲一次,老衲担保在事情末明真相之前,绝不会为难你。”

牧野栖摇了摇头,道:“晚辈对禅师自是信服,只是戈无害已死,死无对证,要想查明真相,谈何容易?晚辈既不想冒犯池大侠,更不敢冒犯禅师,晚辈只求禅师与诸位今日能给晚辈一个机会,晚辈日后自会证明戈无害之死,是咎由自取!”

“你说戈无害之死,是咎由自取?如此说来,你倒是匡扶正义,除暴安良了?”一个低哑的声音道,说话者是自院子里进入内堂的一名五旬剑客,此人身着青衫,脸色略略显得苍白,鼻梁格外高挺,他的剑不是如常人那般佩于腰间,而是双手环抱于胸前,这正是崆峒派中用剑的习惯,看来眼前此人应是崆峒派的左寻龙。

牧野栖听出左寻龙语气不善,对己颇有指责之意,不由忖道:“果不出我所料,十大名门互为连理,自然是护着正盟的人,我一时又找不出戈无害被他人控制挟迫的证据,若是没有池上楼这一挡箭牌,又岂能逃过他们正盟的共同声讨?那时极可能冤死不说,还要背负贱名——所幸我终未走错。”

当下他镇定地道:“戈无害滥杀无辜,正好被我遇见,我与之论理,几言不和,便拔剑相见,我侥幸胜了他,但并不愿动手杀他。公道自在人心,要取戈无害性命,也不必由我动手,思过寨侠名远播,对寨中弟子约束严谨,思过寨自会处治妥当。怎奈戈无害一心要致我于死地,不死不休,我感觉到他极可能被别人挟制而身不由已,有心忍让,可惜为了自保,一不留神,有了无心之错。池大侠不明真相,只是因为与戈无害同门情深,就偏听戈无害之辞,要为之报仇。戈无害的确是我所杀,但若让我为他偿命,武林又有何公道可言?”

“公不公道,世人自有定论,你若信得过我们,就请放下手中之剑。”左寻龙毫无表情地道。

“诸位只要能退出内堂,我必离去,绝不伤池大侠毫发!”

左寻龙脸色更显苍白:“让我等后退……嘿嘿,你的口气未免也太大了!”

牧野栖神色不变地道:“其实此事之蹊跷,一想可知、为何我杀戈无害之后,池大侠恰好赶到?为何我与池大侠发生误会时,诸位前辈又碰巧出现?若说这事从头到尾都是巧合,那未必太巧了,让人难以置信。”

左寻龙慢慢踱近两步,声音低沉地道:“你是在指教我等?”

“不敢,在下只是说出一个事实而已。”

左寻龙正待再说什么,忽听得痴愚禅师道:“左掌门,池大侠的伤势要紧,我们退一退,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