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强弩神箭(第19/20页)

朱泛听得心花怒放,忍不住拍手道:“大师父说得太好,俺想讲的正是如此。您能从愈远的距离攻敌,敌人便愈防不胜防,偷袭成功的机会便愈大。只是这种向上抛射之法,准头太难掌握。”

应文听了这话,觉得朱泛言下之意似乎认为方才第五箭有些靠运气,仔细想想确也如此,便点头道:“朱泛言之有理,但应文发愿从今夜起开始勤练。俗语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便是个有心人,有心把这长程抛射练到百发百中,不达目标绝不停止。”

见到应文脸上流露出来的一股坚毅之色,朱泛和郑芫无不动容,郑芫更觉深深感动,她好久没见到应文脸上出现这种坚强无畏的神情,便暗暗祝福道:“大师父啊,您终须自己独立走出过去。未来的日子芫儿也不能经常陪着您,看到您有目标、有决心,芫儿心中稍安。”

就在这时,前方林子里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只见雪峰寺的住持洁庵大师缓步走来,指着应文道:“大师父好准头,这长程仰射若能练到百发百中,那确是前无古人的绝技。试想两军对垒,弓箭手发箭都是向天抛射,便是为了增加射程距离,但此时弓箭手并无指定目标,只是射向大片敌人,希望利箭从空中落下去,正好射中某个人而已。如今应文你要指定目标抛射,不但准头难,距离太远时若有风力,则命中目标更是难上加难。”

应文见是方丈来了,连忙合十行礼道:“有扰方丈师父清修,罪过,罪过。”郑芫跑过来对洁庵道:“师父好轻功,在后面跟踪咱们好半天了,咱们都没发觉。”

洁庵笑道:“你等专心在研究应文的射术,老衲走到近处居然也不察,实因章逸的弩、应文的射,实在太惊人了。”说着他转向应文道:“我少林的内功修为,对目力的精准判断、手脚的平衡稳定,皆大有助益。大师父,你既有志练成这项绝技,明日起老衲便亲自传你少林内功。”

应文大喜,便要跪下拜谢方丈,却被洁庵双袖一抚,一股柔和之劲将他托起。应文道:“方丈师父乃贫僧俗家先严的主录僧,应文这一拜理所当然,方丈师父休辞。”洁庵道:“大师父休言俗家事,若要说起俗家事,贫僧便要拜你九五之尊了。你来历特殊,咱们便谁也不拜谁,做个好师兄弟吧。”

朱泛和郑芫听得洁庵要亲自传授应文大师父内功,都不禁大喜。朱泛抓住郑芫的手掌用力握了一下,郑芫知他心意:此处既有洁庵的承诺,他俩便可离去了。

郑和得到皇帝的支持开始建造宝船,匆匆已过了十四个月。这段时间里,六十二艘宝船在全国三座造船大厂中日夜赶工。由于朱棣极为重视这一计画,不但工部、户部及兵部全力支持,相关的地方衙门也悉数投入,可以说郑和要什么就有什么,遇到任何困难,只要郑和想得出的解决法子,朝廷及地方都能马上配合,排除万难。凡事起头难,前六个月重重困难逐一解决后,后八个月的工作便以惊人的速度按部就班地进行。终于永乐三年三月底,第一艘宝船大体完成。

郑和恭请朱棣到龙江关造船现场视察,宝船之巨大、船上设计之完备,都令朱棣目瞪口呆。他望着九根巨桅,问道:“这九桅能挂多少帆?”郑和道:“九桅共挂十二帆。甲板虽宽,但两边均架空超出船身丈余,大幅增加甲板的宽度,却不影响水下航行。兵士在上面操练蹓马,均甚适意。”

朱棣看得大乐,夸道:“这宝船堪称前无古人之巨构。郑和,汝率大军浩浩出海,真乃朕之海上张骞也!”郑和躬身道:“此全赖皇上亲下圣令,相关各部及地方衙门全体戮力配合,方能于十四个月内完成此一巨舰,其他六十一艘亦都接近完工。”

朱棣问道:“依你看,何时出发为佳?”郑和道:“臣下遍览群书,并亲向泉州一带经常航海的商旅请教海上季风的风向变化,复参诸船队及人员召募训练的进度,诸事完备,出海吉日当在立秋之后。”朱棣抚掌大笑道:“好,郑和,你就在秋后出海。此间有任何需求但呈报上来,朕为你解决。”

郑和得了朱棣正式命令,他的船舰、人员、补给各方面准备就绪,永乐三年六月十五他叩辞皇帝,带着皇帝给他的任务,也带着满朝文武的祝福,从太仓启航,浩浩荡荡展开了有生民以来最伟大的海上远征。沿途民众放鞭炮相送,一路放到出海口附近的浏河港,来自其他各地造船厂的船舰早已在此集合就绪。

郑和计画出海的第一步是驶向福建长乐。他原就在长乐设立了完善的补给站,准备率两百多艘大小船舰先到长乐,一面等候季风,一面等待全军补给完毕,然后才率领两万八千名兵士和各种专业人才,乘风破浪,驶向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