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三顾频烦(第6/7页)

一个侍卫踏雪而来,小顺子走出亭去听他禀报了什么,转身回来道:“公子,夏侯沅峰求见。”

我微微一愣,怎么夏侯沅峰会来我这里,自从东川之事后,这人总是躲得远远的,倒好像我是鬼怪一般,心中好奇,我笑道:“请夏侯大人到这里来。”

不多时,夏侯沅峰随着侍卫迤逦而来,雪色轻裘,临风玉树,明朗如月,这人若是看外表绝对想不到竟是血染双手的明鉴司主事。

我站起身来,在亭中相迎,亭外飘雪如织,我自然不会去领教其中的寒气袭人,伸手肃客,请夏侯沅峰入座,我笑道:“不知道夏侯大人怎么有空前来造访,大雪漫天,有佳客登门,不可无酒,小顺子,取一坛御酒来,这壶‘凝春’太香艳,夏侯大人是不会喜欢的。”

夏侯沅峰笑道:“侯爷不必费心,久闻长公主殿下采百花之精酿造的‘凝春’酒,香醇绵软,饮之如琼浆玉露,下官早有意品尝其中滋味,只是不得门而入,今日有幸亲见,岂能错过美酒。”

我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道:“这‘凝春’酒乃是长乐亲酿,其中除了百花之精,还加入了许多滋养身体的药物,常年饮用可以令人耳聪目明,身轻体健,只是过于绵软香醇,不大适合雍人口味,想不到夏侯大人却能领会之中妙处。”

夏侯沅峰恭敬地道:“长公主殿下深情感天,为了侯爷康泰,才酿制此酒,那些外人怎知长公主之心,如何能够领略此酒深意,况且那些凡夫俗子也没有资格品尝这绝世美酒。”

我听到此处已经知道夏侯沅峰的来意,用长乐的深情提醒我不要忘却自己和大雍皇室不可斩断的牵绊,只是他够聪明,利用这寄托长乐情衷的“凝春”酒抒发心意,倒是让我生不出恼意。

示意他坐下,我亲手斟了一杯酒给他,道:“既然夏侯大人深知此酒的珍贵,就请喝上一杯,此酒每年只酿造二十四坛,除了送给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齐王妃殿下的几坛之外,再无流传。”

夏侯沅峰坦然落座,道:“拙荆蒙皇后恩典,赏赐了一壶‘凝春’,才有幸尝到这难得的佳酿,今日若是侯爷大度的话,不如让下官多饮几杯。”

我已猜知夏侯沅峰的来意,不过却也好奇他凭什么相信自己能够说服我,所以故意不问他的来意,反而殷勤劝酒,对着亭外茫茫飞雪引经据典,和夏侯沅峰讨论起诗词歌赋来,认识夏侯沅峰这么多年,只知道他心思细密,腹有权谋,武功过人,心狠手辣,可是今日一谈论,才发觉此人果然是文武双全,初时本是有意为难考较,谈论了许多时候,反而觉得和此人聊天十分愉快,不由渐渐淡忘了他的来意。

夏侯沅峰见气氛融融,心中暗喜,把酒道:“下官听说侯爷在北汉时曾经和诗一首,以抒心臆,其中有两句‘生不冀求兮南归雁,死当葬我兮楚江畔’之句,不知可是实情?”

我心中一动,知道他终于开始进攻了,他所提及的诗句,是我感于谭忌绝命词的悲恸,所和之诗,这件事情夏侯沅峰也知道,倒也不甚意外,他是明鉴司主事,当时我身边的侍卫都是虎贲卫高手,必然有人将这诗词送到御前,夏侯沅峰得到李贽宠信,这又不是什么隐秘,他知道也是可能的。不过他是要指我留恋故国么?嘴角露出淡淡的嘲讽微笑,我淡淡道:“故国之思,人之常情,夏侯大人敢是要上折子参我么?”

夏侯沅峰却又转移了话题,道:“这一次裴将军在淮东轻身涉险,计取楚州,虽然立下大功,可是未免太冒险了。”

我随口道:“裴将军性情如此,喜欢亲自上阵厮杀,不过若是到了紧要关头,他不会这么做的。”

夏侯沅峰笑道:“不过裴将军倒是胆子极大,镇淮楼公然折辱侯爷至亲,想来也令下官佩服。”

我心中一凛,目光低垂道:“荆长卿虽然是江某表兄,但是他是南楚忠臣,道不同不相为谋,裴将军此举并无不当之处。”

夏侯沅峰摇头道:“裴将军不过是没有留意罢了,若是他早知道那人身份,必然不会轻辱,不过侯爷对贵亲十分关爱,没过几日,荆长卿就从楚州大牢里面失踪了,听说已经回到了嘉兴,虽然这一战南楚胜了,令表兄不免有弃职私逃之嫌,不过想来没有人会为难荆氏,毕竟陆大将军如今权倾朝野,看在他的面子上,也不会有人对荆氏下手。”

我露出一丝冷笑,当初在东川,夏侯沅峰就想夺取锦绣盟的权力,虽然我让他如了愿,可是也给了他一个教训,如今他又想插手我在南楚的势力么?莫非他此来不是为了说服我和李贽和解?

站起身来,走到琴台之侧,轻抚琴弦,琴声铮铮,透出肃杀之意,我淡淡道:“夏侯大人还有什么要说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