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五侯散 第九章 求诸流辈岂易得(第2/3页)

俞九阙一扬眉:“如果还是一年多以前,我自有五成把握!”

韩锷一怔,身边长庚无故自鸣,俞九阙却扫了他一眼:“怎么,你身为朝廷北庭都护大员,又身不在‘儒释道’三宗之内,就算你剑术卓异,就可以一逞威风吗?嘿嘿,今日之事,你是无由出手的了。”

韩锷心头恨恨:“我可以刺杀他!”

大金巴一升座,场中那初升的朝阳的阳光一刻之间似乎就凝静了。一缕缕金线在他的愿力直浸人心的感召之下,直如佛国金光。内圈的诸僧侣人人讶然,有自持之心的高僧释侣只觉心头一阵恍惚,几不可自持,那些善男子与善女子也心中默诵起来。

连外圈看热闹的众人也一个个声息忽哑。他们静静地望着这空场青山,微风煦日,与不远白马寺檐头屋顶那反射出的一点点金光,只觉一股“彼岸”的威严华美就这么压上了人的心头,压得他们也说不出话来。

渐渐场中声息俱绝,有不甘心的人还想说笑一二,以破岑寂。洛阳城中面姓是不惯于这么严肃的,除了在那明知其为虚伪的朝威之前。但,一刻之间,“彼岸”似乎就生生地在大金巴的愿力感召之下被拉到了“此岸”,那还是一个虽看来华美,但——但不皈依,必遭雷殛电劈的彼岸。那虚华的宝相慈悲华美,可,那慈悲似是因为他坐于深渊之上,以无穷的苦难恐怖,威猛凶悍的难测之力为其背景的。场外圈的人也感到了那种威严肃压,那“彼岸”凭空而来,似是在瓦解着你身遭的一切,所有的闾巷笑语,操持劳作在他看来不过是可笑的营苟,那本着看热闹的心思来的百姓心中忽升起一丝惊怕。大金巴却没有开声,而是他的弟子先带着一干善男子与善女子做起《法华颂》来。

声音一起,佛国具像,那不远的白马寺,那些坐着的僧侣,那些百姓心头的畏惧……种种种种,都被大金巴的愿力所催,慢慢构就成一个威严华美已极的具象佛国来。而此佛国之外,一切俱中虚幻。已有人忍不住慢慢地跪了下来,一人即跪,不时就有人效仿,场中一时黑压压慢慢低了一片。王横海勉力自定心神:你,凭什么来告诉人何种为真,何种为幻?但他的疑问只局于胸间,身外,寂默无声,只有佛诵。在那佛国光辉下,一切都哑了。

但不久,场边的人群忽起骚动,似有人在那佛国梦中被惊醒过来一般。只见一个黑衣长氅的人披襟行来,挟在身边的,仿佛是九城九阙的凝实厚重。他的行动似无声的,又似笨象行地,一声声沉厚厚地在惊觉的人心头响起,一声声踏实。在他那沉重的脚步之下,那所有的“香象渡河”只不过是一个骗人的幻梦。只有沉沉的劳作,沉沉的秩序,垢腻已久的城池,才可真正踏实的承载与荫蔽那一场真正的生民欢苦,他是信着那种欢苦尽为实在的。而他的阴影覆压,也遮盖了好多人,他似乎随身携带的是一个坚固已极的城池。那城池并不闭锁,九门九闻,五街十巷。只让人觉得安然,只让人觉得,人生何得无城,只要那城池紧固,可以闭锁却外面的风霜兵祸。这城里的旦夕欢颜,终生劳做,毕竟,也还是实在的。

“俞九阙!”有人惊醒后就轻呼了一声。俞九阙的那“九阍九阙”似乎才更能深入洛阳百姓之心。王横海身形微微一震:他终于还是来了。只听身边一个僧人低声道:“俞九阙所修之术,虽杂以霸道,但关切生民苦乐,而不语怪力乱神,却是实实在在的儒门心法。”

那黑衣人影慢慢前行,夹带着人间所有的重浊负累,如挟带着九城九阙的尊严,慢慢向那具象佛国的中心靠去。

《法华颂》的声音也被惊断了一下,大金巴忽一开眼,眼睛就望以俞九阙身上,似是在说:你终于来了。从当年小金巴一败之后,他就极渴望见到这汉人之中的一代宗师,今日,终于会面了。

旁人可能不觉,但韩锷在场外远远地看着,只觉得俞九阙越向前行。脚步越是虚乏疲惫,似已承受不住那生民之累,一步步只有疲惫。他是重伤之后,如何还能为此?在场人却只觉俞九阙的身影所荫蔽处越来越大,渐渐直罩向整个无遮大会。而那大金巴身上的佛国金光越来越淡,仅护及坛上了。韩锷却惊道一声:“不好!”他虽不明底细,但只觉大金巴的一生愿力已聚集在一起,直击俞九阙心上,攻向他九城九阙之术的最中心处,也是最虚弱处!

俞九阙没有走到坛上,反在坛边不远处就停下身来。“上帝深宫闭九阍”,他分明已提起他所有修为心法的根底之力,一意要罩护住这个九朝九代的洛阳与他所在意的安稳。他的心法做色却似黑的,只见他的身影从背后看,似腾起了漫无边际的黑。那黑却不是纯色,而是一片混沌。他已与大金巴开战!拼着重损后之身,那九城九阙间的诸色已浑,在他一愿力积束之下,已如沌沌之黑。韩锷只觉他外围的九城九阙虽依旧坚固,可中心处却极为不稳。他平时此术,只怕就要压服住无数杂念、欲望与心魔吧?韩锷与小计相处日久,大荒山的秘术对他也颇多影响,心道:如果小计在就好了,他之所见,一定会比自己更为直接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