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8/11页)

“不错,我不是已经收下了吗?”

“您也会用那里面的金子吗?”

“是的,不过不是我自己用,北京城里的穷人很多,我会把它用在比我更需要的人身上。”

“那又是什么意思呢?要是这种用途,我们自己不会散,何必又要麻烦江爷来转手呢?”

杜云青笑笑道:“二位自己散了不如社茶敬的好,因为社共领了二位情份,姑娘在感受上也不同。”

芙蓉笑道:“我自己倒没想到有什么感受不同。”

杜云育道:“那是因为姑娘所赠的是价值连城的奇珍.如果是几两金永,意义就不同了,做好事施舍出去,过眼即忘,给了我,姑娘会想到曾经帮助过一个落魄的寒士,这两种心情是绝对不同的。”

芙蓉笑道:“听社爷这么一说,我倒好像是有那么一点意思了,我似乎可以看到三五年后,一个少妇抱着孩子,坐了车子,再到庙里去烧香时,那个算命的先生自然不会再在那儿了,于是这个少妇就会想起几年前的那个寒士不知怎么样了,是不是已经出人头地了,这虽是一种无私的情怀,但的确是别有一番韵味的。”

社云不禁一震,当他受下这个荷包时,心中的确是如此想的,所以他才没有拒绝,但馈赠的是一位尊敬的郡主,赠物是连城的珠玉,意义自然就不同了,对方也不会有那种心情的,可是社云育只稍微点上一句,芙蓉居然立刻能想到.这女子的心思竟如此地微细?

芙蓉继续说道:“杜势.你是否记得上次我们分手时,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记得,蓉姑娘说的是谢谢你.我正在奇怪这句话的含义,无论如何,姑娘没有谢我的理由呀!”

芙蓉一叹:“怎么没有,我看的出来杜爷接受时很勉强,知杜爷是为了怕我难堪才不好意思拒绝的,而我送您那个荷包,也的确是抱着那种心情,以使日后增加一点有趣的回忆,所以我才谢谢您,可是这份回忆已经被今日的重建而破坏了。”

社云青歉然地道:“很对不起,蓉姑娘,我不是矫情,实在是里面的东西太贵重了。”

美蓉笑笑道:“不能模技爷,是我太不通世务了,那支珠花是我自己穿的,那对玉镯是家父给我的,我知道它们能多卖几个钱,却不知道它们真正的价值。”

杜云育不禁一怔,芙蓉又道:“我出身在候门,从没用过一分银子,没买过一样东西,亲来伸手,饭来张口,身边也没带过一分银子,因此我说不知道这些珠宝的价值是一句真话,前几个月荣寿公主大婚,我去贺喜时,家父见我没戴镯子,问起了我,知道我送给了他人,大骂我荒唐。”

杜云青一笑道:“如此稀世奇珍,姑娘随便送给人,的确是怪不得令尊大人要生气了。”

芙蓉一笑道:“家父倒还没这么庸俗,他老人家对我把东西送人的事并没有什么会不得,骂我荒唐是怪我不懂事,把奇珍重宝送给一个寒士,等于是害人,如果对方不知情,拿去变卖,说不定会给人抓起来当盗贼办。”

杜云青吸了口气道:“那倒是实话,所以我拿到手,竟有莫知所措之感。”

“家父当时就叫家里的人到四城的珠宝古玩店去通知了,说如果发现有人持了那对镯子去求售,不可困难人家,无论对方讨价多少都收下来,家父再拿银子去赎回来c”

江云青道:“早知如此,我倒是该拿去卖了。”

芙蓉笑道:“看社爷这一县光景已是无须了。”

杜云青苦笑着道:“那可是沾了边大侠的光,前夜为朋友办点事刚好遇上了这位边爷,承他的情,把马匹错给我赶急路,现在要把马还给他,我那身行头总不像话,恐怕在内城门就会挨两个嘴巴。”

芙蓉道:“内城门的门丁是否得罪了杜爷?”

杜云青笑着摇头:“没有,边兄早就吩咐了,见了还有个把我领这儿来,可是我如果还穿那套夹袍布衫,就算声明是边兄的朋友,也没人相信,还以为我是偷马的呢!不挨两嘴巴才怪。”

芙蓉笑笑道:“那也难怪,内城都是大宅院,总得谨慎一点,不许闲杂人等进入,官人们也省点事儿!”

杜云青又有点听不进了,皱眉道:“衣服穿得破旧一点,未必就是坏人,善恶不是以贫富来分。”

小云在旁边道:“杜爷这话自然不错;但是官人们也有道理,他们对穿长衫的斯文相公,还是很尊敬的,天王爷府评有几位江南名上居幕作客,他们都是不修边幅的,有位钱老先生一身穿戴,比社谷老早那一身还破,初次进内城时,门下才问了一句,就挨了他老先生一个嘴巴,他们还是很客气,不但没敢还手,还一个劲儿的陪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