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5/11页)

徐明一笑道:“敢请你把社爷当作亲的兄弟了、”

社九娘凄然一叹道:“我可没这种奢望.唯一可感安慰的是咱们顶着一个姓,社爷的一切作为,使我这个同宗的人也感到骄傲,咱们杜氏这一族可没有什么出类拔草的人物。”

杜云有一叹道:“九娘,多少姓社的你都可以提一提,譬如唐代名相扯如晦,大诗圣杜甫子美公,小杜杜牧之,随便址上一个做你的老祖宗,也强过我这个流浪汉于.”

杜九娘笑道:“青史名臣,一代文宗我不敢高攀,那太冒读他们了,在江湖行中,只有杜爷您才够资格成个人物。雪地飞狐社九娘,只配眼寒月剑技云有攀上点条值.如果我是读书人.那怕花钱改族谱,我也会把祖籍迁到少陵去,算是我们社工部的九十代玄孙,往自己脸上贴金。”

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徐明道:“别扯了,社爷,你要上内城就快去吧!但愿你运气好,能够遇上那位慧眼识英雄,慷慨赠五铜的多情使人。”

江云青脸上一红道:“徐兄.别开玩笑、”

杜九娘忙问道:“是怎么回事吗?”

徐明笑道:“不能告诉你,否则又要害你掉半天眼泪,那真是一段排恻感人的故事呢广徐明越是卖关于,社九娘越是想知道,杜云青怕她知道了又会罗嗦,一溜烟似的先跑了。

由八大胡同到内城的路不近,但边城这匹号称黑旋风的黑龙驹在京城是相当有名望,蹄声得得小弛,别人见了都自动地让了路。

有些穿了红缨帽的官人还在路旁垂手获立,杜云青骑在马上倒是相当感慨。

他对寒星门是相当了解的,也可说是江湖上唯一了解寒星门底细的人,因此他与边城之间也有着一种默契,因而产生了这种感慨。

他的眼前幻起了一个影子,一个屠弱的老人,在弥留时告诉他这一些话,那个老人是他的帅父,传了他一身的武功,传给他这口寒月剑,给了他一份责任。

马到了内城,守城的军上看了一下他的马,一个带头的立刻上前躬身问道:“尊驾景来看边爷的?”

杜云青点点头,那人忙道:“边爷早就吩咐下了,您一到就让小的带着去见他,不过,边爷这会儿正在小校场,您是上王府里夫等他呢!还是小校场去?”

“我就是不愿意到王府去,才拣了今天前来!”

那人似乎很了解,笑道:“那小的就引您上小校场去,边爷也吩咐过了,说您可能不愿意到王府去,叫小的见了您就问问您,去通知边爷跟您在别处见面。”

杜云青只点头没做声,看来边城对自己也相当了解,那么他跟边城之间,还有很多活要谈的。

小校场是内城贵族操演亲兵的地方。也是操演禁军的地方,清室人关后,皇宫大内易主,捍卫皇帝的禁军都是八旗子弟充任,而且功勋子弟差不多世袭了这一项任务,自成一个系统,因此这一个校场修缮得十分完善。

外面用围墙围了起来,里面平出一块大平地,骑道、射圃,都很完善。

爱新觉罗氏以骑射起家,举凡世族子弟,这两项功课是必不能少的.后来因为要轮值守卫宫廷,才又从事击剑捕击的训练,反正身为旗人弟子。就得会这些玩竞儿。因此小校场也很少有空闲的日子。

今天因为是各大门宅的贵族子弟定期练刻的日子,而且几个王府的格格、贝勒都在,自然更为热闹了。

小校场在平时就不准闲人进入,今天也就更警戒森严,各王府的亲兵、家将、戈什哈等,身分高的在内场侍候,身份低的的连校场边都不准进,只能在外面窝着。

然而杜云青显然是沾了那匹马的光,那个带路的小军官虽然人头熟,一路上不住的哈腰点头打招呼,但显然他的身份是不够资格进入内场的,先还解释一下,后来他干脆牵了马缰,倒是没人去问了。

那些人一看到马匹,就知道是边城的朋友,因为边城的这匹马是不轻易让人骑的,再加上杜云青也换了一身衣服,刀尺得光鲜起来,以及他那份轩昂的气度,倒是让那些平时眼睛长在头顶的旗下大爷们不敢轻怠.老远就垂手肃立,马匹经过,他们一个个都屈膝跪下行礼请安。

练剑另外有个小院子,到门口,那个带路的军丁也不敢进去了,朝站在门口一个汉子弯腰言道:“巴爷,请您去向边爷禀报一声,他等候的那位朋友来了。”

这个汉子想是边城面前的心腹,认得了马匹后,立刻上前打了杆道:“您这位爷贵姓是社吧?”

社云青点点头,那汉于连忙又行了个礼道:“边爷早一步就得到通报了,本当亲自出来迎接的,可是偏不巧,内宫里来了个贵宾在这儿瞧几个格格练剑,边爷一时无法抽身,特地命小的在这儿侍候您,请您稍候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