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第8/9页)

才知道七夫人昨夜曾经入酒库,灌了两壶珍藏的美酒出来,一壶吩咐送给少将军,一壶则自己携回屋去了。

而且此酒十分名贵,轻易不启窖饮用的。

密藏窖中,钥匙也由她保管。

她要是想鸩杀司马子明,倒是有机会的;只是没有理由。

因为她是石崇最宠爱的姬人,而司马子明则是石崇的义子,两个人平素的关系相处得不错。

石崇赴交趾出使时,才由司马子明送回金谷园中居住,而且把一切重要的机密都交给给她保管。

实在没有害死司马子明的必要呀!

而且,她更没有害死自己的道理。

于是,家人们纷纷地起了各种猜测。

万能曾任驿丞,见过的多,处事冷静。

他详细地询问了七夫人的身世渊源,看看她是否会有什么仇家陷害,是否跟少将军有嫌隙。

结果知道司马于明对她非但无仇无隙,而且还有恩。

她的父亲也是个官,得罪权责,横陷在狱,问罪将死,是她去求了司马子明,司马子明又引见了石崇,石崇尽了很大的力量,拿出了许多珍奇的物品,四处打点,找到更高的关系,压住那位权贵,使她的父亲得以脱灾。

而她则因感激而愿以身相报,成了石崇的七夫人。

有了这样的关系,她怎会陷害司马子明呢?

这越发令人费解了。

结果又在她身上找到了一枚金钿。

那是一个很小的金盒子,用金链穿着,挂在脖子上,是当时女子们藏贴身体已的秘密地方。

打开盒子,里面有一方薄绢,刺绣着几行字,以及几粒红豆。

与君共盟誓,相约成连理。

君心一何忍,别遣侯门里。

侯门深如海,君似海上月。

明月时圆缺,旦夕犹可见。

咫尺逢山远,稍可慰情痴。

闻君有远行,流露雨丝丝。

终日盼君归,唯数红豆子。

是为君所遗,粒粒皆相思。

闻得君归矣,携得丽人偕。

自顾貌不如,戚戚心悲哀。

君属天堂里,妾心在尘埃。

尘埃昏且暗,安得君为伴……

这是一闭未完成的情诗与哀歌,前面的字迹已干,似乎是完成已久,但后面的四句,却是新添上去的。

字里行间,仿佛在埋怨着一个她爱过的男人/而这个男人,极有可能就是司马子明。

难道他与七夫人之间有什么暧昧吗?”

这倒是很难说的。

因为他们以前就相识,司马子明又是个英俊潇洒多情的男人,经常能赢得女孩子芳心默许的。

而司马子明也经常做一些近似挑逗的暗示,惹得那些女孩子们心里痒痒的,因而就发生误会了。

像这位七夫人就是如此。

司马子明认识她是不错的,但未必会爱她,最多口角春风,开开玩笑而已,这是司马子明的毛病。

金谷园中的女孩子,也都知道他的毛病,没有把他的情话当真。

司马子明经常会趁她们不注意的时候,从后面偷偷地吻一下,或是拦腰一抱,揽得紧紧的,轻轻地说:“嫁给我好不好?”

就是对石崇的侍妾,他也不例外,会咬着耳朵轻问:“那天等老头子不在,我来找你好不好?”

这种玩笑石崇不以为意。

有些爱挑唆的小人去告诉石崇时,往往会换来他的一阵哈哈大笑,接着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接着就是一靴尖:“这些女人是他替我弄来的,要是他看得上眼,早就可以自己先留下了。

再说,他是我的干儿子,老子的一切都是他的,他喜欢谁都可以要了去,你这混帐奴才,居然敢来挑拨是非,给我滚远点……”

碰了一次钉子后,大家总算知道这位少将军在大人心中的份量了,自然也没人再会自讨没趣了。

只是司马子明也最多开开这种玩笑而且,从来也没有真正的跟哪个女子有一手。

习以为常,也许有人心中还把司马子明的戏言当成真的也未可知,于是看他带了个娇艳无比的绿珠回来,难免内心中充满了妒忌,而出此下策了。

这是一般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因为照留诗看来,这位七夫人在过去就跟司马子明有过一手了。

可是据跟着司马子明一起回来的部随们解释,则又不是那么回事。

司马子明过去是认识她不错,但只是极为普通的交往,因为七夫人在闺中时擅菜菊,精奕棋。

司马子明与她的父亲相识,因缘辐凑,在她家中做客,参观过她的菊苑,对奕过几次,大家颇为谈得来,仅此而已,并无深交。

七夫人的父亲出了事,她来向司马子明求援。

在司马子明而言,是义不容辞的事,后来石崇看中了她的姿色,向她的父亲求姻娶了过来,则与司马子明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