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章(第6/7页)

总兵有点讪然:“副使明鉴,这也是轻减朝廷支出的一个好法子,即可以有人耕作以事生产,也能学习战技以保国疆,一举两得。”

“可是朝廷没有省下多少粮饷,总兵大人的麾下有三千五百名食俸的员额,下官大概地估计了一下,发现实际员额,尚不足两千人!”

总兵道:“这是因为边地水土不服,染病死亡的、逃亡的,每月都有损减,因此少了一点。”

司马子明道:“可是总兵大人并未申报朝廷,几年以来,一直是维持着三千五百个名额。”

“这个副使大人要体谅一点,绝塞苦僻,兵士们在这儿都很不情愿,为了安慰他们,也为了减少逃亡,只好额外奖赏他们一点。”

而这笔账却不能申报朝廷的,主将只好变通一下,将缺额的粮响来津贴他们,在每处军营都是如此——”

“这个我知道,我一路上已经看过几处了。’”

“副使知道最好,这件事虽未公开,却是经过丞相大人默许的,副使可以在回朝时私下询问丞相去。”

司马子明微笑道:“王丞相默许,圣上却没有答应,总兵大人,你这官位是大晋天子所授,不是丞相私下委派的,而下官此来也是受圣上之旨,不是丞相的委派。”

总兵已经听得口气不对,他抬出了王恺的名字已经准备摊开来明谈了,司马子明的话,自然吓不到他。

他—板脸道:“本镇早已向丞相处备过案,副使有不明白的地方,尽管去向丞相大人谈去,本镇不奉陪了,来人!收军回署!”

他们是在校场上谈论的,总兵一气欲退,他的亲兵们呼拥而上,司马子明却仍只是微微一笑,他手下的侍卫们立刻有十几人跳上了点阅台。

总兵大叫道:“司马子明,你想怎么样?”

司马子明连话都做得谈,只挥挥手。

那些侍卫们一拥而上,拨出佩剑就砍!

那些亲兵们没想到对方居然会真的动手的,措手不及,已经被砍倒了几个。

剩下的几个纵然想抵抗突围,却也抵不过这些武功精深的武士剑客,不过几个回合,都被砍倒了。

总兵大人见他们真的动手杀人,已知不妙,朝下大叫道:“他们要造反了!杀!杀!格杀无赦!”

司马子明带来的人才不过五六百,还有一半留在行馆保护石崇,但是这五六百人久经战阵,且早已得到了司马子明的指示,行动快速,立即分成了几个小队,分别制住了各路的偏将副帅。

司马子明拔剑将总兵一挥两段,割下了首级,高举在手中,朝着台下大声道:“你们听着,李总兵贪赃枉法,虚报空额,侵吞你们的粮他,朝廷接获密报,特遣本使前来惩诫,现在李总兵已经服诛。

你们不要妄动,快放下兵器,回营听候命令,百夫长以上的将员,集合帅署大堂,听候指令!”

总兵已经被杀,他手下的部属们就不敢再动了,何况也看过司马子明那些人的身手,拼命也是送死,于是很快就停止了骚动。

司马子明把大军押回了营,自己带着那些军官们回到帅署,首先取出皇帝的密旨以及兵部的令符,证实了自己的身份。

然后把此地的一切都倭过于已死的李总兵身上,劝令大家安心,继续回去各完所职,整饬军务。

总兵吃空额,那些军官们也都有份的,只是大小之别而且,知道了司马子明的使命,他们都捏了一把汗。

等到司马子明出脱了他们的罪过,每个人才放下了心,死心塌地的听候司马子明的摆布了。

司马子明接着把副将提升暂代总兵,并说立即以火急羽递申报兵部,由大将军王浑指令真除实缺!”

这等于是王将军一手提拔了,那位副将不是笨人,立即向王浑表示效忠,于是司马子明为王浑拉来了第一股力量,而且硬是从王恺手中挖出来的。

石崇等在行馆中,知道司马子明会将有所行动,却不知他是这样干法的。

所以听完了司马子明的报告,吓得脸色都变了,道:“子明,你做得太鲁莽了,这不能那样子蛮干的。”

“怎么不能?我们奉有密旨,准予便宜行事的。”

“那也很有个分寸,你不能杀人的,尤其是杀死边关的总兵,他的职位并不比我低多少。”

“但大人此刻已是钦使,比他高多了。”

“可是也没权利杀他呀?”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就是便宜行事的主旨,我必须要采紧急措施,总兵不杀,他的部属不会屈服,很可能会激兵成变。”

“现在怎么办呢?”

“孩儿自有妙计。”

“王老儿不肯甘休的。”

“他也只有咬牙认了,这里的不法情事太多,他是知情的,吵起来,他自己吃不了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