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 第一章 巧破刺杀(第2/3页)

龙鹰一看下,立即放心。

三人步伐一致,自自然然形成两前一后 ,倒三角形的战阵,动作全由所持的刀带动,身体每个部分,莫不与刀配合至天衣无缝,臻至“人即刀、刀即人”,身、刀合一之境。凛冽无匹的刀气,从刀锋涌出,敌人虽仍在一丈之外,可是刀气早已将敌笼罩,锁紧锁死。

当这样的三个高手结阵而战,形成强横至极的气势,大有在沙场上一往无前,冲锋陷阵的味道。

龙鹰终见识到铁卫的真功夫,喜出望外,心忖即使换上自己,亦只有采取避重就轻的应付方法,绝不会蠢得跟三人硬憾交锋。

不知三人受过女帝怎麽样的训练,可迅速投入战斗,且有种视死如归的勇气决心,充分表现出震慑对手的死士气魄,最为难得。

连龙鹰也代拔沙缽雄和九野望头痛,如是两方对垒争锋,两人好应联手出击,凭其深厚功力,先挫前两卫锋锐,又或以泄劲,拽劲等手段,带开前两卫,再全力强攻后来的卫抗,望能一举破阵。

在如此情况下,压根儿没缠战的可能性,双方均全力出手,一命搏命,胜负决定于数招之内。

问题在若拔沙缽雄和九野望才此策略,“李隆基”将成功逃入舱里去,那时变数难测,等于与其“引蛇出洞”之计营造出来的大好时机,失诸交臂。

龙鹰从两个刺客里,认出以飞刀远袭自己者,正是九野望,,另一人当然是拔沙缽雄。九野望有否惯用的兵器,他不清楚,但拔沙缽雄外号“枪王”,拿手的是枪,为扮“老妖”,弃枪不用对着一般高手不成问题,然而应付的是三大铁卫,功力大打折扣下,肯定吃亏,又是无从补救。

此时船尾叱喝声起,把守船尾的另三名铁卫迅速赶来益添九野望和拔沙缽雄速战速决的紧迫。

龙鹰至此刻,仍感应不到两敌心内的波荡,可知此两人心志之坚毅,能於千军万马里,任何凶险的形式前,仍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冷静,不会自乱阵脚。

拔沙缽雄冷喝一声,两手如穿花蝴蝶的劈出,一砍一削,随着脚步移前,一无所惧的迎向前两卫,同时生出强凝的气势,虽未能压下三卫,至少可与之抗衡抵消。

这叫行家出手,果然不同凡响。

就在拔沙缽雄朝前面冲刺的刹那,九野望拔地而起,倏忽间越过三卫头顶,落在三卫后方,摆明要在“李隆基”躲入舱房内前,置其於死地。

此时三卫全处于拔沙缽雄庞大的气势压力下,难以阻止拦截,又不得不拦截,进退维谷下,心神被分,气势大幅消弱。

卫抗冷喝一声,倏地飚前,从前面两个已方兄弟间冲出,刀如电闪照头迎面的劈向拔沙缽雄。

同一时间,两个兄弟抽身而退,来个后空翻,扑往九野望。

九野望则视如无睹的,一个箭步飚前,右拳击出,照“李隆基”背心隔空轰打。

此时龙鹰离舱口不到三步,拳劲却后发先至,从两丈许处追背而来,肯定是九野望毕生功力所聚,即使以龙鹰之能,硬挨一记,亦不死也伤,何况“李隆基”。

暗呼厉害下,侧移往右,险险避过。

砰!

舱壁木屑激溅,破开一个洞。以舱壁的坚实仍禁受不起,可见此拳的威力。

那边劲气和钢刀破风声不绝于耳,卫抗凭取得的一点先手优势,令没有枪的“枪王”被拒於刀光之外,难越雷池半步。

眼前乃九野望最后一个杀“李隆基”的机会,来援的两个铁卫,离他仍有七、八步远,而九野望正处于前冲之势,暂且撇掉两人,追杀离他约十步的“李隆基”,再接再厉。

从船尾赶来的另三个铁卫,还差两下呼吸的时间,方抵达战场。

龙鹰却晓得九野望所认为的机会,是个死亡陷阱,他能否躲过,须看他是否死期到。皆因九野望刻下的举动,尽在他们一方算中,以高手对垒论之,实犯大忌。

倏地,龙鹰橫移往一侧的船舷,六个铁卫从舱口蜂拥而出,人人手持装上短弩箭的弩箭机,瞄准九野望发射。

龙鹰移至一半,两个来援的铁卫,抢到龙鹰左右,与他一起退往船舷。

终感觉到九野望本坚如磐石的精神,现出涟漪般的轻微颤动,显示他仍惧人的情绪,会为死神临头惊骇,或知行动注定无功而返而生出波动。

假如龙鹰一意杀死九野望,眼前乃千载良机,只恨“小不忍则乱大谋”,唯有克制着心内的波动。

就在龙鹰改向的一刻,九野望再踏前小半步,奇迹般收止了前扑之势。波动蓦现,显示他 凭其顶尖级高手的直觉,虽看不见,却感应到从舱口涌出来的杀戮之气,也因而令他必死的绝局里,争取的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