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第十章 水下恶战(第2/3页)

以水底功夫言之,此人实在他龙鹰之上。幸而,符太离他们的水底战场,已不到三丈,且辨认出谁是「肥羊」。

龙鹰脚尖撑在河床处,斜冲而上,迎向拿水刺的北帮高手。

快迎上水剌高手的当儿,那人竟在水下来个翻腾,改变势子,往落难的「肥羊」射去,令龙鹰扑空。

龙鹰立即心生异样。

须知龙鹰的魔种灵觉,远超一般高手,特别在水的环境内,一切被水连结起来,没可能觉察不到对方的变化,然事实如此,他确掌握不到对方的「醉翁之意」。

由于水刺高手离落难者不到丈半,肯定可赶在符太之前对其施以援手。符小子的水底「血手」加「横念」固然厉害至极,但以水底功夫论,却为新丁,得三门峡和河套两趟经验,远及不上龙鹰,嫩无可嫩,给对方凭谙熟水性,成功救人离开的可能性颇大。

此时,五个突骑施高手,四人竭尽所能,以他们能达到的速度,朝西游去,曾冒上水面换气的高手,明显落后,该未从龙鹰在水面攻击水下的创伤回复过来,离龙鹰约二丈远,距离不住拉开。

落难的「肥羊」稳定下来,触底后朝上弹升,情况一如另一受创高手,因不能运作内息,须浮出水面换气,顺便将误灌的河水呛出来,以回复部分战力和逃走的力气,否则便是「遇溺」。

危机同时出现。

田上渊正从他那艘贼船潜游赶来,落后符太约五丈许,速度在符太之上。

正如田上渊没法缠死他们四人,宇文朔亦没法逼田上渊留在船上。

以田上渊之能,即使换过龙鹰,仍自问没法在船上的环境里缠死如他般的不世高手,何况船上敌方高手如云,老田只要将宇文朔逼在一个足够的距离外,可命手下大群从舱口蜂拥而出,狂攻宇文朔和干舜,自己则抽身退走,赶来救人。

田上渊比任何人清楚,五个突骑施高手绝不可见光,深明其中的轻重缓急,故此不顾一切的赶来。

如果龙鹰一方的目的纯为杀人,此刻龙鹰可和符太夹击水刺高手和落难者,前者或仍可凭超卓的水底技艺开溜,落难者肯定没命。但要活捉落难者,势不能下重手,水刺高手拖延得少许时间,捱至田上渊赶来,情况将变成另一回事。

何况龙鹰尚有两个忧虑。

第一个忧虑,是水刺高手见势不妙时,来个杀人灭口。此想法肯定非过虑,因龙鹰感应到水刺高手心内的杀机。

追随田上渊者,像练元、郎征等,莫不是穷凶极恶之辈,残忍好杀,物以类聚的道理也。这类人不念情义,当发觉事不可为,绝不犠牲自己,而是牺牲别人。

另一忧虑,是怕符太仇人见面,份外眼红,一旦与田上渊对上,来个至死方休。诸般念头,闪过脑海。

刻不容缓下,龙鹰于剎那之间,完成三个动作。

右掌下劈,击往离他双脚约半丈的河床实地。

左掌上托,推动一股水流激涌,冲往追在队尾,离他三丈许远受创未愈的突骑施高手。此招表面看似一击,却是将魔气分为三截,一股追一股的攻敌而去,暗含妙着。

最后的动作就是尝试在水里,向游近至离他二丈许处的符小子,传出重要讯息。

他未曾试过在水里发声,以前在三门峡或河套的河水里,凭的是「借木传气」,靠的是双方间近乎心意相通的默契。

今趟的情况复杂多了,除了须着符小子配合他的应变之计外,还要打动他,免掉符小子受不住诱惑,去与田上渊进行后果难料的生死战。小不忍,乱大谋。那时龙鹰只有放弃计划,掉转头去助符小子,徒令田上渊能从劣势下,毫无损失的全身而退。

龙鹰骤然改向,升高不到二尺,口吐魔气,于水里形成大气泡,朝符太以束音成线,喝出真言道?.「杀人灭口,护我!」气泡升走时,声音以波动的形式,震荡河水,往符太投去。

再升三尺,符太收到讯息,往他望来,见他改变去势,目标明显为逃在四人队尾的突骑施高手,心领神会,两手发力,箭矢般往他投来。

龙鹰放下心头大石。

最能打动符太的,是「护我」两字,「杀人灭口」,道尽可能出现的新形势。

动之以情,服之以理。

对方若有壮士断腕之心,即使有突骑施高手人质落入龙鹰之手,对方仍可毫不顾忌的来夺人或灭口,人质将反成负累,龙鹰便急需符太的「护我」,否则功亏一篑。

盲的也看出水刺高手非善男信女,有他助全速赶来的田上渊,二对二下,人质肯定没命。故此符太必须放过水刺高手和落难者,赶去和龙鹰会合,趁田上渊未追上来前,往码头区撤走。

一旦立足实地,何惧田上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