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谈话(第2/2页)

在长谷川眼中,这种猎奇新闻,最多博一下眼球,一阵热度过后,世界照样转。

吃完饭,他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夕阳西下的海上落日,思考着要不要迁移国籍,将家人也安排到华国来。

虽然入籍华国异常困难,但长谷川还是有其他备用方案的,比如可以考虑移民到东南亚地区。

在他看来,这些地区迟早要成为大中华联邦的囊中之物,到时候他就可以迂回入籍了。

只是对于东瀛,长谷川还有深深地眷恋,心里面还有一丝舍不得。

和助手下了望海楼,漫步在海边街的斜阳中,北部湾的温暖海风,让全身上下的细胞不禁懒惰起来,有一种躺摇椅上,不想动弹的冲动。

临高渔港区是新建区域,有典型的三层交通体系,海边街是第二层的行人道,也是最繁华的一层。

规划好的路边摊位上,有大量小商贩、个体户经营者在摆摊。

路上除了行人,就是自行车和摩托车,在这里的生活节奏,又似乎一下子慢了下来。

助手买了两个椰子,长谷川则靠着花岗岩栏杆,拿着本子写着一些见闻。

他在海边街逛了一圈,发现当地普通人的月收入,大概在3000~8000左右。

而食物、生活用品的价格却在逐年降低。

比如常见的主粮大米,目前价格在每公斤0.3~0.6华元左右,但是他打听到的消息,是中储粮的稻谷收购价格,仍然维持在每公斤1.2元。

显然这是在补贴收购,其实国内目前的蔬菜水果粮食,都有大量的补贴,目的就是为了维持农民收入,扩大民众的消费力。

而粮食联盟扶持的特种种植,也在逐步提升着农民的收入。

这是为了应对华元升值,做出的战略调整,在逐步过渡到新时代之前,这个补贴仍然会长期存在。

未来,民众将越来越多从事技术工作,新一代的技术农民成长起来后,就不需要太担心谷贱伤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