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七节 纯度(第2/3页)

如果只是区区一个巫林,当然不值得天浩花如此大的心思。

他是虎族前国师,在超过二十年的时间里,掌管着整个虎族庞大的行巫者体系。自下而上的忠诚与认可在漫长岁月里成型,进而凝聚成强大的团体。虽然虎王耀先下令撤掉了巫林的国师一职,短时间内却无法消除他对虎族行巫者群体的影响。

这就是巫林最大的价值。

其实天浩并不愿意就此放巫林回去。如果能有两个月时间,他有把握让巫林产生对自己更加亲近的忠诚感。这意味着孢子移植手术成功率倍增,真正把他变成自己人。

虎耀先的疑心病很重,如果巫林逗留时间过长,他在虎耀先心目中也就彻底失去了价值。何况停战谈判这件事不能拖,延误太久对龙族下一步战略会产生诸多不利因素。综合考虑,天浩决定暂时让巫林回去,只要加强暗地里的联络,很多事情可以放到以后再说。

巫林双手在身前合拢,恭恭敬敬对着天浩行了一礼。

这段时间在雄鹿城的经历,对他产生了颠覆性的思维影响。

巫林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天浩要将整个统治核心从遥远的黑角城转移到雄鹿城。这里毕竟是龙族的新占领城市,无论人口规模还是统治基础都远不如黑角城。

“身为摄政王,很多事情都会变得身不由己,也必须为很多事情负责。在牛族时代,我们就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天子守国门’。我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龙族之王,但只要在摄政王这个位置上坐一天,就必须对下面的民众有一个交代。吃饱穿暖只是最简单的生存需求,他们还需要和平稳定的生活,需要在强大军队的保护下专心生产,进而发展。守卫领土,这是统治者的职责,想要掌控第一手资料就必须亲临前线,而不是呆在后方舒适的王宫里遥控指挥。”

解释得足够清楚,巫林忽然明白了虎耀先与天浩之间最大的区别,也明白了磐石寨为什么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崛起,进而以绝对强大的姿态雄踞北方。

“殿下,我还有几个问题想向您请教。”巫林心悦诚服,也想迫切寻找答案。

天浩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说吧!”

“为什么您要下令对儿童,尤其是婴儿,提供一定数量的乳制品?”

这在巫林看来是难以形容的无用消耗。乳制品是所有蛮族部落公认的高级商品。无论鹿乳、牛乳、羊乳还是马乳,无论新鲜乳汁还是搅拌后形成的黄油或者奶酪,都代表着足量的财富,以及饮用者本身具有的权力。

以虎族为例,“平民喝牛奶”这种事情几乎不可能出现。一方面是产量少,另一方面是乳制品与食品之间高额的兑换比例。相比之下,就算平民偶尔有机会得到一些牛奶,也会兑换成粮食,填饱肚子。

天浩站起来,缓步走到窗前,背着双手,注视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很多年前,曾经有一个叫做‘王震’的人,当时是一个国家的农垦部长。他说过:要使人民健康,娃娃们长高一寸,只吃大米和玉米是不行的。要多喝牛奶,要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

这些话对巫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全新思维触感,他坐在椅子上,望着天浩的背影,好奇地问:“喝奶能长高?这是真的?”

天浩背对着他,继续着之前的话:“当时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奶牛是荷斯坦奶牛,每年可以产奶十吨。但这种奶牛的原产地不在那个迫切需要它的国家。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只能靠引进种牛。就像我们曾经迫切需要战马,只能偷偷摸摸暗地里进行。”

“那是一个白人与黄种人对立的世界。但不是所有白人都是恶棍。在那个国家遭遇战乱的年代,有一个叫做欧文。恩格斯特的白人花费重金,从原产国带了几头荷斯坦奶牛过去。当时那个国家正处于内战时期……延安……那是他们的根据地,胡宗南大军进攻陕甘宁边区的时候,曾经有人想要抛弃甚至杀掉这些奶牛。欧文说动了当时的上位者,及时阻止,保住了这些奶牛。”

“后来,这些奶牛成为了新中国农业,尤其是奶制品行业的希望。”

说到这里,天浩转过身:“我不要求你能听懂刚才这些话。无论你是否理解其中的地名和人名,都不重要。我想表达的只是这件事情本身,以及奶制品对一个族群,一个国家具有的意义。”

巫林似懂非懂,他努力揣摩着天浩故事的内容及核心:“喝奶,能让孩子长高?”

“他们是下一代。”天浩冷峻的脸上有种别样威严:“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在于孩子,一个族群的未来同样在于年轻人。给他们更好的生活环境,给他们更多的物质。比起很多年那些在贫穷与危险中奋力逆行的人,现在的条件可以说是天上地下。他们在当初那种艰苦卓绝的环境下都能喊出‘给孩子每天一斤奶’的口号(注:《跨越国际的友谊》),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能比他们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