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虎竟能立(第2/2页)

嘲风远望水泊,一阵沉默,一个更加不祥的预感涌上了心头,他喃喃问道:“那这地界还有别人吗?”他意识到这是更严峻的问题。

猫瓦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但不答又显得太过奇怪,只好说:

“灭绝的龙都活了过来,别的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嘲风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猫瓦此时却感到莫名地安心,此前各种头痛的问题仿佛被嘲风的自言自语一一熨平。

正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时,一声仿佛能贯透耳膜、伤至胸腔的啸吼传来。啸声震动山谷,云浪翻涌,吹得两人如赤裸般瑟缩颤抖。随即地面轰隆隆震动起来,远处的巨龙群率先混乱起来。

只见一只硕大无比的龙,奔跑着疾速而来,背上顶着一片船帆状的棘,在烈日下闪着诡异的色彩。嘲风经过此前的劫难,反应力迅速提高,他目光如炬,拔枪便射。

子弹呼啸而出,飞过猫瓦的头顶,其中一发正中帆龙脑壳顶部的陈痂。帆龙甩了甩头,露出满口石笋般的尖牙,这种程度的伤害甚至没能激怒它,它稍微减速,但很快又全速奔来,随时准备发出雷霆万钧的一击。

猫瓦心中一凛,额间沁出冷汗。帆龙那双眼不像猛虎那样绽放着冷冽的精芒,而是像大鳄鱼一样的毫无生气的死鱼眼,在她过往的十来年间,这一幕只曾在最深处的梦魇中掠过。

糟……糟糕!要逃已经来不及了。她霍然转身,想抓起斜插在地上的长刀,作最后一击。就在她转身的刹那,那帆龙已经大步逼到她的身后,口中一阵浓烈的鱼腥味如游蛇般钻入猫瓦的鼻腔,她脑中一片混乱,还没回神,帆龙的大头一晃即至,残存的肌肉记忆令她斜着娇躯,柔若无骨地顺势一卧,躲过了致命的第一击。

暴躁刚猛的帆龙缩回脖子,又往前一步,企图掉转前身回马一枪,紧接着“啪”的一声脆响,原本在猫瓦身后的嘲风抄起了长刀,以全身的力量硬生生地将刀尖捅向帆龙的眼珠,刃上如挟风雷,却无奈帆龙鳞片糙硬,刀尖插进它的头骨中,刀刃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力道,拦腰断开。

暗红色的血顺着断刃汩汩涌出,覆住了帆龙的半只右眼。它眼冒金星,颤抖着闷声嘶叫,踩碎硬土,旋即站稳,带血的大脑袋迎着敌方一甩,撞开了来不及躲避的嘲风,硬鳞尖棘如钉如箭,重重地撞在他的胸口,撕裂了他胸前的衣衫。帆龙昂首咆哮,大尾巴一摆,划出耀目的白光。这道影子已经盖住了猫瓦的大半个身体,声势之猛让猫瓦闪躲不及。挟着一声破空声响,她身子一紧,被龙尾硬生生地抽飞了出去,霎时只觉眼前有满天星斗坠下,扑通一声,掉进湖中。

但猫瓦拥有野兽般的灵敏反应,那一击快过闪电,但她仍然在被巨尾击中的瞬间护住要害,免去血脉筋腱被割破的风险。这一头,嘲风境况不妙,被龙的大头轰飞,口喷鲜血,胸口犹如烈火燃烧,旋即又气息奄奄,连起身爬走的力气也无。

刹那之间,帆龙稳住了阵势,步步紧逼,眼前倒地的青年,终于成为垂死的猎物。


(1) 骨头大战是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一场两位古生物学家之间争相发掘恐龙化石的著名事件。1858年,美国发现第一具近乎完整的鸭嘴龙骨架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恐龙热潮。骨头大战就爆发在这次热潮中。大战的双方是费城自然科学院的柯普(E.D.Cope)和耶鲁皮博迪自然史博物馆的马什(O.C.Marsh),二人在近三十年间(1872-1897)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不择手段地在美国发掘化石,最终,二人共发现并命名了142种新的恐龙,使恐龙风潮席卷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