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第3/9页)

“是吗?”苏枫心中一惊,从听到林欣的名字起他就再也不能漠视男孩的话了,尽管他的理智上很难接受这样的观点。但这是林欣的观点,只不过通过男孩的嘴说出来。在苏枫的印象里,和林欣无数次的争论中他总是处于下风的一方。只除了那唯一的一次,但那一次他真的就站在了真理的一边吗……

(四)

午餐后韦一江教授正在给园子里的盆景浇水,这是他多年的老习惯了。韦宅是一幢很别致的小楼,掩映在绿树成荫的半山腰上。

韦一江浇完水后就径直回到书房开始工作,这同样是雷打不动的老规矩。作为当代知名的物理学家,韦一江现在已是硕果累累著述等身,而最令他欣慰的却是他门下的学生们都那么出色,尤其是林欣苏枫。说实话现在韦一江很难把他们两人归为自己的学生,更多的时候他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助手和朋友一般看待。因为他们实在是太优秀了,在韦一江的成果之中有不少巧妙的思想都和他们的才能密不可分。在将于明年初召开的世界物理学年会上,韦一江准备在一篇注定要引起轰动的论文上署上他们的名字,这本来就是他们应得的荣誉。到时候整个世界都将为两颗新星的诞生而震惊。

韦一江清楚地知道在自己的心中是何等溺爱他们,以至于每当韦洁如说他偏心时他总是心甘情愿地默认。想到韦洁如生气的样子韦一江的脸上便不由得隐隐浮现出笑容,这个宝贝女儿是他在科学研究之外所能得到的最大乐趣了。其实韦一江运用他缜密严谨的科学思维已经预料到他的女婿会是林欣和苏枫中的一个,他在闲暇时甚至给未来的孙子或孙女起了个叫“小昭”的名字,只是不知道会姓林还是姓苏。不过从近一段时间的情形来看韦一江觉得他的外孙多半会是“林小昭”了。有一次他拿这个问题去难为韦洁如,结果是意料中的一句“人家不知道啦”。

现在门外突然热闹起来,不用看韦一江也知道准是韦洁如回来了,当然还少不了见面就争的林欣和苏枫。韦一江总是不明白他们两人怎么会有那么多争论的东西,有时甚至是一些常人根本不屑一顾的问题。但韦一江知道这也许就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爱因斯坦曾说过一段话,“正常人都是在童年时就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是时间空间等很常识的问题,因而再也不会为这样的问题花费心思。而我恰恰是到差不多成年以后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结果我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

现在林欣和苏枫争论的那些问题又何尝不是这样,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似乎林欣总是要略胜一筹,以韦一江的眼光来评价的话,苏枫无疑是优秀的但肯定逊于林欣,因为苏枫只是出色的科学家而林欣却是天才。在韦一江的字典里其实很少用到天才这个词,他一向认为天才是一种夸大其词的说法。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数十亿年时间的造化,谁又能比其他人高出多少呢。但当他见到林欣后这种观点有了变化。

韦一江这一生取得了远胜于常人的成就,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天才,而只是认为自己是一个和苏枫一样称得上优秀的人,他们和常人之间的差别只在“勤”与“专”两个字上。但林欣就不同了,他属于另一类人。他并不比苏枫用心但对问题的看法却总是深入得多,有时他一瞬间里的直觉竟和韦一江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求证后得出的结论完全一致。韦一江时时在想,也许这就是天才。

不过,如果韦一江发现他们俩争论的东西过于不切实际或是陷入文字游戏的话,也是要站出来以导师的身份予以制止,他毕竟是严肃的物理学家,绝对不能容忍违背基本科学理论的行为—即使只是口头上的争论。

果然不出意料,三个好朋友这次全聚齐了,韦洁如一见面就嚷嚷道:“爸爸你快来做评判吧,他们俩又争起来了,这回苏枫说林欣一定错。”韦洁如停下来微微一笑,“可我根据以往的经验还是决定投林欣一票。”

“到底怎么回事?”韦一江故意蹙了下眉,放下了手边的工作,“说来听听看。只要不是什么原则问题的话我准备支持苏枫,大家打个平手。”

“林欣说他有一种预知未来的方法。”苏枫简要地把他们先前的谈话重复了一遍,他说话的声音很低,似乎并未因为导师说要支持自己而感到高兴。

“是这样。”韦一江有些意外,虽然这两个学生常常令他吃惊,但他这次仍然没有想到他们会因为古老的预知问题而争论,应当说这个问题和永动机一样都是一个不该再被提起的问题了。

但这是林欣提出的问题,他转头对着林欣说,“说说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