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3/5页)

如果选手的经验不足,则很有可能栽倒在这个坑里。

赛场上现在剩下的6名选手中,再怎样看,比赛经验不足的人也不会是他们带的选手——而应该是那个15岁的小将苏凉。

而同一时间的冰面上,同样感受到周围氛围变化的苏凉,他微微地闭了下眼,又一次深呼吸,同时也在心中默念着两个字——冷静。

眼下的情况,要说起来,确实破坏了苏凉最初的竞技状态,但是对于苏凉来说,越是受到干扰,越是能够激起他心中的一种隐性的兴奋情绪。

他爹曾经说过他的毛病,喜欢挑战不可能,偏爱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颠覆困境。

这是他骨子里的一种冒险因子在作祟,越是这样的大赛和困难的赛事,越是容易让他兴奋起来,然后给出一些叫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滑行表现。

这种毛病不是不好,但是凡事总有个度,如果始终沉浸在这种情绪中,那么很有可能普通的比赛会让他提不起兴致,从而影响到他常规赛时的平均成绩——毕竟,就算是短道速滑这么刺激的赛事,也不可能每场比赛都充满困难。

所以苏凉每一次比赛时,都会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以理智客观的状态应对自己的每一场比赛。

在刚刚的比赛开始之前,苏凉也是这样打算的,他期待着在这场决赛之中,尽量释放的自己能够滑出一个怎样的成绩——但也仅止于此。

直到连续的起跑违规打乱了最初的节奏,这场比赛的氛围也从‘积极’转变为紧张和些许的压抑,但是苏凉在这种自己的计划被连续扰乱的状态下,眼底的兴奋和期待却越发地浓厚了起来。

冷静,要冷静。

一面这样告诫着自己,苏凉一面又在头脑中飞快地计算了起来——在来参加这一次的联赛之前,他就已经定下了要拿下联赛1500米前三名次的目标,而想要拿下排名前三,他最大的对手就是叶开承和凌俊勇这两名来自国家队的选手。

从刚刚的两次起跑之中可以看出,叶开承和凌俊勇两人是有意配合的,他们两人来自同一个省队,又同在国家队,默契出色。

如果让他们两人同时占据了领滑位和第二位,那么他们两人可以交替领滑并且有一人随时护滑,这样的情况下,他如果想要继续采用之前的最后冲刺圈超越战术,很有可能会因为前方叶开承和凌俊勇的配合而难以找到超越时机,最终只能拿下第三的排名。

而如果在最后的冲刺超越阶段再有什么意外,他或许甚至有可能无法保住自己第三的这个名次。

只是思绪电闪之间,苏凉极快速的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战略。

赛场上,并没有选手察觉到苏凉在重新等待起跑的过程之中居然飞快地转变了自己的决赛策略,他们更多只是紧张地做着准备,等待新的指令声响起。

很快,现场的裁判与发令员给出了重新开赛的指令——各就位、预备的指令声一连串的响起,选手们在各就位声中快速地来到自己的起跑线前,只不过这一次的起跑,在第一列最外道上的选手少了一人。

因为连续的意外,在第三次起跑时,现场的观众们盯着等待起跑的赛场也忍不住精神紧绷了起来,所有人都在紧张屏息,生怕有第三次的意外出现。

终于,在预备声之后,现场的发令枪又一次地响起——启动!

起跑线上的6名选手终于再一次地应声而动,意外延误了数分钟的男子1500米决赛也终于正式打响!

这一次,预备阶段没有人失误!

这一次,在弯道弧顶之前也没有人因为干扰而摔倒!

一切顺利!这场比赛终于成功地启动了!

也就在所有人刚刚为这个而心情有所放松时,却有人疑惑地问了一句:“咦?最后的一个不是苏凉?!”

???

在今天的预赛和半决赛里,现场的观众们早已经习惯了苏凉的固有战术——起跑跟滑,后程反超。

所有人都已经默认了苏凉在起跑阶段会在最后一位,但是他们忽略了,1500米大家的起跑都不会太快,哪怕是有点冰式起跑和侧向直立式起跑之间的区别,其实启动效率差别不会太大。

之前苏凉之所以都落在最后,都是他有意地控制自己的启动速度。

但这一回,苏凉没有控制自己的速度——在发令枪鸣枪的同时,他加入了对于领滑位置的争夺!

这是所有选手和观众教练都没有想到的一件事。

而苏凉的启动速度虽然算不上最快,但是在有意的加速和卡位之下,在第一个弯道出弯时,苏凉已经来到了第二的位置——他并没有真的去抢夺第一的领滑位,而是抓准了时机,卡在了叶开承和凌俊勇两人之间!